南京,我的第二故鄉

我是一名天妃宮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雖然生在南京、長在南京、學在南京,可是我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冒牌南京人,因為我的故鄉在盱眙,但是我卻深愛著這座美麗的城市——我的第二故鄉南京。

我朦朧的記憶中每次回老家都只能從長江大橋走,可是現在二橋三橋、四橋、隧道,到2030年,南京共有21條過江通道可以通行。剛剛召開的十八大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不久的將來,南京將會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014世界青奧會,屆時,南京將以主人的身份去迎接世界賓朋。每每想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我都難掩內心的狂喜,因為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

幾年前,我們天妃宮國小還在靜海寺那邊,如今嶄新的教學樓,舒適的學習環境……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會想起一句改過的成語——生的逢時。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搞城建、搞環保……看,秦淮河的水更清更綠了、綠博園的花草更香更艷了、明城牆的遊客更多了、棲霞山的楓葉更火了……。

每天一個個陌生的諮詢電話響遍南京的各個領域,因為他們嚮往著南京,每天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了中山陵、雨花台、夫子廟、玄武湖……因為他們來到了南京,走在新街口或者南京的每個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的人們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因為他們融入了南京。

你知道這些變化能說明什麼嗎?因為我們生長在偉大的國度,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南京會更繁榮,我們的祖國會更昌盛。我為我的祖國而自豪,我為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