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時是一種信譽

守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但細節決定成敗,往往就因為這些微乎其微的事情而導致一些大事情功虧一簣。守時是遵守承諾,守時又不僅僅是遵守承諾。守時是誠信的基本要求,誠信應從守時開始,當守時成為一種習慣時,誠信還會遠嗎?讓大家來看看德國哲學家康德如何守時的: 1779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計畫到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去拜訪朋友彼特斯。他曾寫信給彼特斯,說3月2日上午11點鐘前到他家。康德是3月1日到達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馬車前往彼特斯家。朋友住在離小鎮12英里遠的一個農場裡,小鎮和農場間有一條河。當馬車來到河邊時,車夫說:“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橋壞了。”康德看了看橋,發現中間已斷裂。河雖不寬,但很深。他焦慮的問:“附近還有別的橋嗎?”“有,在上游6英里遠的地方。”車夫回答說。康德看了一眼表,已經10點鐘了,問:“如果走那座橋,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到達農場?”“我想要12點半。”“可如果我們經過面前這座橋,最快能什麼時間到?”“不到40分鐘。”“好!”康德跑到河邊的一座農舍里,向主人打聽道:“請問您的那間小屋要多少錢才肯出售?”“給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錢,然後對農夫說:“如果您馬上從小屋上拆下幾根長木板,20分鐘內把橋修好,我將把小屋贈送給您。”於是,農夫立即把兩個兒子叫來,很快完成了任務。馬車快速地過了橋,10點50趕到了農場。在門口迎候的彼特斯高興地說:“親愛的朋友,您真準時。” 守時,誠信,這就是著名的哲學家康德。因此,我們所有人都必須知道:守時是一種美德。懂得珍惜時間的人,不僅僅要注意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要時時注意不能夠白白浪費別人的時間,“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