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關懷下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美好生活是從哪裡來的嗎?其中也有袁隆平爺爺的功勞。1960年,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一場罕見的饑荒迅猛來臨。貧瘠的莊稼地里,看不見草色青青:荒涼的村莊裡,看不見炊煙裊繞。一個個因營養不良而身染水腫的病的患者倒下了,一個個剛誕生的嬰兒夭折於是飢餓,一個個莊稼漢子沒有了土地的倚靠。在目睹了這嚴酷的現實、辛酸的場景後,有一個人陷入了許久的沉思:為什麼在這樣的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百姓們仍然沒有擺脫飢餓的威脅?於是,他奮勇投身於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並在日後成功攻克了“雜交水稻”這一難題。他,就是國家雜交水稻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960年的春天,袁隆平在他那半畝試驗田裡,意外地發現了一株性狀優異、穗大粒飽的水稻,它俏麗挺拔的株形,手掌般長的稻穗,那樣生動鮮活地呈現在他的眼前,他激動極了!第二年的春天,他把這一變異稻株的種子播到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去年發現那株特殊的稻株正是地地道道的“天然雜交稻”。袁隆平爺爺奮戰了6年,先後做了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組合,進行多方面的實驗搜尋。但是實驗並不理想,他決定用野生稻進行研究。1970年,袁隆平爺爺和助手李必湖不遠千里來到海南島尋找野生稻。10月23日,在崖縣南紅農場荔枝溝村的一片沼澤地里,他們找到了一片野生稻,並從中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株。他們對這株野生稻進行了精心培育。第二年開春,野生稻分櫱後,他們把它分成48株。最終,他們成功地收穫了少量而珍貴的種子,袁隆平給它們取名為“野敗”。這一重要的成果,為雜交水稻種的選育成功打開了一個突破口,自己也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如果沒有袁隆平爺爺發明的雜交水稻,沒有其他人為祖國付出的一切,那么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個棟樑之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