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周年徵文

一提到中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些詞語便縈繞在我的心間。它,猶如一隻昂首高歌的雄雞,屹立於世界的東方。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不禁高呼:“中國,您是我的驕傲,我們愛您!”可是,以前的中國,在落後中百般煎熬,使我的內心如螞蟻入骨般疼痛不已。

記得爺爺給我講過,1860年的中國,懦弱無助,腐敗不堪,英法聯軍踏著鐵蹄侵入中國,洗劫了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圓明園的珍奇寶物盡收入囊中,十二生肖獸首至今仍未找全。而他們無法帶走的奇珍異寶,便將它們付之一炬,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奇蹟和神話般的圓明園頃刻間化為一片廢墟,現在只剩斷壁殘垣,成為中國人心中無法磨滅的一段屈辱歷史。如今,中國由衰落的屈辱史到泱泱大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爸爸上學,不是人人家都有車,他們上學要走很遠的路,所以為了節約時間,他們從長滿荊棘的林間小路穿過,一到學校已是遍體鱗傷;吃的東西呢,都是從自己家裡帶的,只有富裕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吃上熱騰騰的米飯,普通人家只能從自家的地里挖些土豆洗淨削皮後,放入裝好水的鐵罐中帶去學校蒸。等煮好了就吃上這“人間美味”,如果打翻了或者被人搶走了,你就只能餓著肚子去上課了;而如今,家家有車,放學,上學都由家長接送;早上、中午、晚上的飯菜都是經過嚴格挑選食材,根據營養表來調整我們的各個菜品、湯品,讓我們不再為自己吃不飽、長不壯而苦惱,真是“千年一變,滄海變藍田”啊。

悠悠五千年文明,最難實現的正是那“嫦娥奔月”神話般的飛天夢。科技的不發達、思想的落後使我們在“閉關鎖國”的政策下,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現在,中國變得強大,早已實現了古人嚮往的“飛天夢”,朝著宇宙未知領域邁進。1960年11月,我國第一次成功發射了飛彈;1964年10月,隨著晴天霹靂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試驗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實驗成功;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升入太空,使中國第五個掌握了獨立發射人造衛星技術。運用這樣的技術,我國成功發射了46顆“北斗”衛星,環繞在地球外層,給我們帶來準確的天氣信息,讓我們事先預知,防微杜漸,減少災害的傷害程度。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了航天工程的一次偉大實驗,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到20xx年10月,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並成功返回地球,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xx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了出艙,在太空中漫步的任務。宇宙的神秘促使人們不斷向未知領域探索,探索是否有一顆行星也具有地球一樣的承載能力,讓人們能在“流浪地球”過後,穩定的生存下來。

航天史的輝煌成就讓中國國力強盛,享譽世界。20xx年8月8日,中國又在奧運會歷史上邁出了精彩的一步。當歷史的聖火點燃北京,一顆璀璨亮麗的明星照耀中華大地,讓每個華夏兒女為之自豪:游泳健將孫楊、傅園慧……籃球場上冠軍:姚明、郎平等無不展現中華之英姿。當中國的五星紅旗昂首闊步升起的時候,每位華夏兒女激動得留下了自豪的淚水,中國已強大起來。

擁有“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之稱的港珠澳大橋,一橋飛架三地,將祖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它能抵抗8級地震,16級颱風,能用120xx年,被評價為“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而這一項項的榮譽背後,是人們的辛勤付出,是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數字奇蹟。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其海底隧道長5。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最深處離海平面46米,是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採用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這一個個“世界之最”,打破了國內通常使用年限的“百年慣例”,而制定了120xx年設計的標準。在海洋地質標準技術、工藝無法滿足施工需要的情況下,中國科研人員依靠1986年以來湛江地區累積形成的海洋水文數據,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結合伶仃洋實際,創造性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術措施,最終保障了120xx年指標的達成,實現了抗風能力16級,抗震能力8級的偉大目標。

祖國的發展與富強,是和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奮鬥分不開的。我身為中華的女兒,為祖國的日新月異感到無比自豪,為祖國取得的成就而驕傲,我暗暗下定決心:要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與祖國同命運,共呼吸,讓我們將綿薄之力融為一體,匯成那長江、黃河的家庭之力,讓祖國的愛照耀世界的每個角落。

厲害了,我的國!我願化身那滄海中的一粟,為您貢獻自己的一切,讓炎黃巨龍盤鏇在世界上空,傳承那五千年的悠悠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