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改變了模樣

世界改變了模樣復興國小 三(2)班 龔阿豪現代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豐足的衣、食,舒適的住、行,使人們的願望逐步變成現實,讓人們的生活跳動著科技的音符。壽命變“長”了。 19XX年全世界人均壽命僅為45歲,而今聯合國人口署已經把老年人的年齡界限定在“85歲以上”。人類壽命的大幅度延長,得益於20世紀醫學的迅猛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青黴素、B肝疫苗、心臟起搏器、避孕藥、器官移植、人造器官、顯微外科、心電檢測、超音波診斷……這些今天看來很平常的技術都是20世紀的重大醫學成就。在人類獲得基因組的全部序列後,人類遺傳密碼的破譯將進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階段。重大疾病基因將被發現,一些危害生命的疾病將會有希望治癒。勞動變“輕”了科技解放了全人類,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將越來越多的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在第一台電腦投入運行後的XX年間,它的運算量估計比有史以來人為大腦所有運算量的總和還要多。科技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日益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據估計,以科技為核心的知識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20世紀初為5%到20%,而目前這一比例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已上升到80%左右。文明變“綠”了,21世紀,人們將會吃上大量綠色食品,而無須擔心農藥和化肥的污染,因為生物技術的套用可創造出生物殺蟲劑、除草劑和生物肥料。此生物技術用於環境保護也將大顯身手。首先克隆有完全相同基因的樹林,可以使因濫砍亂伐、火災等原因而被破壞的森林迅速恢復。而且像克隆綿羊多利那樣的生物克隆技術還可以用於拯救瀕於滅亡的珍稀動物,如大熊貓等。 1999年6月,出席世界科學大會的兩千多名代表向全人類作出了莊嚴承諾:科學要對人類的未來負責,要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人類無比光明的未來並不是靠守株待兔就能實現的,還需要我們進行理智的思考和選擇。面對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面對資源的大量浪費,面對科技發展對倫理道德造成的衝擊,人類開始覺醒了:科技的發展必須選擇一條科技、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互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構建綠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