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 清 明

憶  清  明

在這之前,我先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既是節日,掃墓安魂,又是節氣,踏青賞春,打一個傳統節日。沒錯!答案就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這首詩,借清明時的景物來抒發自己思鄉的感情。多少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這重要的八個傳統節日之一。

每當清明節到來之時,到處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晴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除了欣賞美麗的自然風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活動,如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最不可缺少的一項,當然非掃墓莫屬。清明掃墓,是一種對先人的尊敬。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苦楚,也有出門踏青欣賞自然風光的歡聲笑語,真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呀!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呢!相傳春秋年代,晉國君主重耳(晉文公)為躲避禍害,在外流亡,受盡屈辱。最後,他身邊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個人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因飢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救重耳,將自己腿上的一塊肉割下來,烤熟了給重耳吃。這才救了重耳一命。

當重耳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大臣大加封賞,單單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重耳才猛然想起,頓感心中有愧。他讓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封賞,介子推不來。他只好親自去請,可介子推不願見他,背著老母藏進深山。重耳怎么找也找不到。於是,有人出主意,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結果大火熄後,仍不見介子推蹤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柳樹已經死去。重耳悲痛萬分,將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這棵柳樹下。

第二年,重耳登山祭奠介子推,只見柳樹復活,綠枝千條,重耳將這棵樹命名為“清明樹”, 將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個特殊的節日,並把它永永遠遠的傳承下去!

因此我也在心中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一定要繼承先人的遺志,好好學習,立志成為國家棟樑,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使祖國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