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之後,心靈深處受到震撼,我被文中主人翁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動。

這本書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惡劣條件下,以堅強的毅力,花費三年時間創作的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

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個倔犟好勝的少年。小時候,因不滿瓦西里神甫對他偏見,而結下了仇,接著又因調皮而失學,加上家庭的貧困,小小年紀不得不到食堂做工。工作期間,他漸漸體會到世態炎涼,深喑社會的黑暗,從而從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就產生了叛逆的想法。隨著革命的浪潮,保爾·柯察金漸漸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在戰鬥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忍受著殘疾和失明帶來的巨大痛苦。在此過程中,他也曾搖動過,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終於戰勝了自己,拿起新的武器——筆,進行文學創作。

最終,他給世人留下了警示名言佳句:“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的事業而鬥爭’”。

他是前蘇聯的英雄,也是全世界的英雄,更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榜樣。

我們生在新世紀,長在紅旗下,沐浴在黨的陽光下,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無與倫比的生活、優越的學習環境,又怎能不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多出一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