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

陽春三月,又到了采馬齒莧的時節了,在老家,這個時候的馬齒莧剛長出來,還沒分枝,嫩嫩的,剛好可以炒來吃。將采來的馬齒莧擇乾淨,洗好,切碎,放油入鍋,爆香大蒜末,再把馬齒莧倒進入翻炒幾下,加少許肉湯或清水,放鹽,馬上就出鍋(因為馬齒莧是多漿植物,葉子和莖都有很多水份,所以不耐久炒),一盤微帶酸香的馬齒莧就做好了,是一道開味又營養豐富的小菜。有時也會把采來的嫩馬齒莧到開水裡焯一下,撈出後放糖涼拌,也是初夏一道爽口的冷盤。  

到了夏天,太陽最烈的時候,就是馬齒莧生長的高峰期了,在老家,到處都是這東西,田梗邊,菜地里,荒草灘,全都是這種開著小黃花的野菜。 

這個時候的馬齒莧炒著吃就有點太老了,會嚼不動,不過,別擔心,它還有另外的用途,以前在家的時候,放暑假時,老媽就會動員我們去挖馬齒莧,提著個大籃子,或桶或盆,拿個小竹籤,到菜地田梗邊去挖老了的馬齒莧,一棵棵連根挖出(這種植物成熟時,每一株都會結好多小種子,這些種子成熟後會自動脫落,等來年又發芽長出新株,遍地都是,以前的老株到冬天就凍死了,第二年不會再長出來),采了好幾桶幾籃的時候,把根和爛葉子摘乾淨,洗好,放一個大扁裡面曬起,曬到所有的葉子和桿都變成黑色,像梅乾菜一樣的顏色就可以了,這時把曬好的馬齒莧用袋子裝好,收藏起來,到冬天少菜吃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這種曬乾的馬齒莧一般有兩種吃法。一是把乾馬齒莧用開水泡發,加蒜末、剁椒及鹽水煮;另一種是代替梅菜做馬齒莧扣肉,做出來的扣肉別有風味,跟梅菜簡直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