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的風箏

風箏起源於中國山東濰坊市,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個春天,人們都要去寬廣的場地放風箏。

這不,在這個涼爽的早晨,我們金筆作文的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世紀廣場放風箏,老師給我們分好組後,我們就開始放起了那奇形怪狀的風箏。

我的風箏名字叫蜥蜴,小名叫長尾巴。他有一雙又大又圓的眼睛,有又寬又大的翅膀,還有三條不長不短的尾巴。

廣場上,奇形怪狀的風箏正在自由自在的飛翔,有的風箏太活潑了,不僅不聽主人的話,還想跳進水裡去游泳、洗澡;有的風箏飛上了天空,還沒看夠地下的美景,主人把他拽下來,他便飛到樹枝上,繼續欣賞美景……

同學們有的邊跑邊放風箏;有的把風箏放在地下,讓風爺爺帶著他去遊玩;還有的邊退邊放(註:一抽一放)……

集合了,大家都來到涼都宮,等老師講完課後,我們依依不捨的走了。今天的活動讓我想起了高鼎寫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