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中的一分子

王嘯川是一名普通的學生,他的成績很普通,在班級里不算是“尖子”,他的形象也很普通,瘦瘦的身材,方方的臉蛋兒,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剃了一個小平頭。在人群中,你甚至不會注意到他。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他,卻得到了周圍同學的喜愛、老師的好評,有他的地方你一定能聽到歡聲笑語。看到那濃濃的和諧氣氛,這會讓人不禁產生一種疑問:究竟他的魅力在哪裡呢?

與大家一樣,王嘯川也是一個獨生子女,在家裡倍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每天除了整理自己的房間、幫爺爺奶奶扔掉一包垃圾外,就很少再做其他的家務事了,倒是集體鍛鍊了他,讓他養成了集體的事情一起乾、與同學合作、為大家服務的好習慣。

兩年前,為了回響上海市紅領巾理事會發出的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活動的號召,學校大隊部推出了由值日中隊輪流進行的校園一周勞動體驗實踐活動。每天下午勞動半天,內容有擦瓷磚、拖地板、搬花、澆水、拔草、擦窗、沖廁所等等。學校的勤雜工阿姨就是我們的勞動輔導員。

終於輪到他們中隊值日了,同學們興高采烈的別提有多高興。可是當分配任務時,誰也不願意沖廁所。這時,老師說話了:“同學們,沖廁所的確是一件艱苦的事,但是要是沒有人去沖廁所的話,那學校不就要臭氣四溢了嗎?那我們怎么能正常學習呢?”老師話音未落,一個同學站了起來,“我來沖吧”聲音那么清脆、悅耳,是王嘯川。我暗想:他一聞到異味就會作嘔,到底行不行啊?然而他的身影那么堅定,另同學們有些不安。“老師,讓我去吧”“老師我去!”“老師我也去!”……很快一批同學都站了起來。老師表揚了王嘯川,也表揚了大家,說大家有集體的事情一起乾的精神,同學們的心裡甜甜的。

一樓、二樓、三樓、四樓,學校的廁所可真多啊,累得同學們腰酸背疼、汗流浹背。但是在老師、同學們和輔導員阿姨滿意的笑容中,大家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與價值,也體驗到了集體的事情一起幹這樣一個道理。

王嘯川是我校桌球隊的運動員,每天下午兩節課後都要到桌球房練上兩小時的球,因此時間對他而言顯得十分寶貴。但是只要是集體安排他做的事,比如:每天發點心、每周紅領巾廣播、布置班級、組織中隊活動等,他都能認真完成。在桌球隊里,沒有一個同學會在練球中途回教室打掃衛生的,可他卻例外。教練與他的媽媽曾幾次建議他,向老師提出免掃的申請,他都拒絕了。每次衛生值日,最髒最累的活都是由他來乾。因為他覺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應該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同學們常說“有王嘯川在,我們就是幹得有勁。”普通、真實的話語,道出了王嘯川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是的,王嘯川就是這樣關心著集體、關心著他人,做著他認為極為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