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石和三將軍

人們都喜歡波瀾壯闊的大海,奔騰不息的長江,而我卻更喜歡家鄉的靈渠。我家鄉的靈渠,雖然比不上桂林山水那樣秀麗,比不上泰山峰巒那樣雄偉,但是靈渠卻有它的獨特之處。 靈渠地處桂林興安縣境內,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溝通了湘江(長江水系)與灕江(珠江水系)為開發嶺南起了重要作用。在風景如畫的靈渠公園裡,最吸引千千萬萬遊客止步的是:坐落在靈渠秦堤旁的一塊像房子一樣大的石頭,它名叫:飛來石。這塊石頭常常把遊客帶進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民間傳說中去。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為鞏固皇權, 他發兵五十萬分五路大舉進攻嶺南的百越之地。因山路崎嶇, 糧草不濟而久攻不下。於是秦始皇命令史祿鑿靈渠以通糧道。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可要開鑿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渠道,同時既要保障船隻正常通航,又要確保全縣城人民的安全,而且那時根本沒有任何現代高科技的工具,所以修建靈渠是難於上青天。於是,史祿告昭天下,徵集天下能工巧匠。張石匠是第一位被史祿派出修建靈渠的將軍,限期一年之內完工,否則腦袋就要搬家。於是,張將軍馬不停蹄地趕到了了興安。他和當地民工們一起修建靈渠,和民工們一起做最苦最累的活。無論颳風下雨,都晝夜不停地勞動。期限快到了,堤壩也快要修好了,一天,河水猛漲,一團兇猛的大水一瞬間就把堤壩沖的無影無蹤了。因靈渠沒在限期完工,張將軍被史祿派來的使者兇殘地處死在堤上。 劉石匠是第二任修建靈渠的將軍,他和張將軍一樣,和民工們一起努力又辛苦地日夜修渠,可是,也在堤壩快要修建成功的時候。他也遭到了與張將軍同樣的災難。因此,也被處死在堤上。在劉將軍處死的當天晚上,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下起了傾盆大雨,下了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清晨,人們看見堤壩旁無緣無故的多了一塊大石頭,這就是:飛來石。 第三任將軍是李石匠。他總結了張將軍和李將軍的教訓,飛來石又鎮住了妖怪,李將軍和民工們一起幾經磨難,一年後,靈渠終於被修好了。可是,他不願受封,自刎堤上,追隨張將軍和李將軍的靈魂而去。 這就是流傳至今的飛來石和三將軍。今天靈渠公園,保留完好的三將軍墓,規模龐大的三將軍紀念館,和那高聳於城頭的三將軍銅像,無一不在向世人訴說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