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地感動

以前,我一看到醫生,就會聯想到粗粗的針筒,細細的針頭,總感到有些恐懼。但如今,經過這場抗“非”戰爭,特別是讀了《“非典”時期最可愛的人》後,我對醫生、護士充滿了崇敬之情。

我明白了人們為什麼稱醫生、護士為“白衣戰士”,因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竭盡全力肩負起醫師的崇高職責,與形形色色的病魔戰鬥,與殘酷無情的死神抗爭;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聽,葉欣媽媽說:“這裡危險,讓我來吧!”

看,李曉紅阿姨伸出瘦弱而顫抖的手,在紙上一個字、一個字艱難地寫下:“我是一名醫生,如需要試驗,就拿我做試驗吧!”

瞧,鄧練賢伯伯為了搶救病人最終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

這些醫生、護士的行為、言語深深地感動了我。與他們相比,我感到很慚愧。

在學習中,我有時會不認真、馬馬虎虎,取得一點成績之後,就會驕傲,缺乏毅力;在練習二胡的過程中,不能做到精益求精,有時明明知道有一個錯音,卻不願意重新拉一遍糾正它,而是“將錯就錯”地拉下去。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以這些醫生、護士們為榜樣,學習他們永不退縮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和高度的責任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