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

趙 州 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坐落在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趙縣城皎河之上,當地俗稱為大石橋,建於隋代大業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師李春監造。它以最古老的石拱橋獨領風騷,更以高超的科學藝術價值馳名中外,是中國現存最著名的一座古代石拱橋。

趙州橋,是一座弧型單孔石拱橋,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結構堅固,雄偉壯觀。它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堪稱巧妙絕倫。古人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拱橋。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橋面平坦寬闊,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船運行,這種形式被稱為“坦拱”。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縱向並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獨立站穩,自成一體,既便於施工,又便於單獨修補。

這樣大跨度的坦拱,對橋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難度高。而橋台卻是既淺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僅1.529米,由五層排石壘成。其地基是承載力較小的亞黏土。在這樣的地基上,用這樣的小橋台,建這樣大跨度的石拱橋,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趙州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則在於它的“敞肩拱”的創造。

在大拱的兩肩,砌了四個並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節省石料,減輕橋身重量,又利於小拱對大拱的被動壓力,增強了橋身的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安濟橋在1400多年的歷史中,經受住無數次洪水衝擊,8次大地震搖撼,以及車輛重壓,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

趙州橋“敞肩拱”的運用,實為世界橋樑史上的首創。1883年,法國在亞哥河上修建的安頓尼特鐵路橋,揭開歐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橋的序幕,但它比安濟橋晚了14XX年。西方學者承認,安濟橋敞肩拱建築,成了現代許多鋼筋混凝土橋樑的祖先,開了一代橋風。

趙州橋又是一件建築藝術的珍品。它橫跨河,宛如一道長虹,氣勢雄偉。弧形平坦的主拱線上,對稱地輕伏著四個小拱,仿佛四個巨型玉環,裝飾在橋身兩肩。巨身空靈,線條明快,在恢宏之中,透出矯健、輕盈的美感。大橋頂部,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獸,寄託了人們祝福大橋不受水害、長存無疆的良好願望;欄板上和望柱上雕刻著各式蛟龍、獸面、花飾、竹節等,其中尤以蛟龍最為精美。蛟龍或盤踞遊戲,或登入入水,變幻多端,神態極為動人。雕作刀法遒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中國趙州橋作為第十二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為中國石拱橋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