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圖不如靠自己

我曾經讀過一個與《一粒像雞蛋那樣大的穀子》很類似的童話故事《農夫和金魚的故事》,貪婪無厭的老太婆屢次三番地要求神奇的金魚給她變新木盆、木房子、富貴人、女皇直至讓她成為海上女霸,一次又一次地奢望滿足不了她內心的需求,金魚默默地游向深海是為了告訴她:世上的一切追求,都是有尺度的,超越了它,只會變成貪圖。那座變了又變,可最後還是變回原樣的草棚是為了告訴她:與其貪圖別人,毀壞這個世界上許多美好的事物,不如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來換取應有的幸福……

貪圖分兩種:一種是出於本質上的,而第二種則是出於“懶惰”一詞,但往往,兩者之間總是惡性循環的——喜歡撿小便宜是人之常情,但你是否想過:這個“小便宜”也是別人出自勞動所換來的,但我卻沒有付出過任何代價。既如此,那這件沒有你的勞動付出的事物你應該“撿”來嗎?或許,這時候的你,會想到用雙手創造幸福,滿足貪圖。

但“懶惰”一詞又同時在你腦海中掠過,並戰勝了一切想法,你會認為:別人付出,而我貪圖享樂是天經地義的事。那樣一來,雙手就會經不住考驗,伸手就“撿”,這不?正因如此,貪婪的欲望一次次的在不希望但經不住中得逞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精神上有了一種靠山,認為只要奪取別人的就行了,於是,雙手勞動的價值逐漸變成了“撿”幸福!

貪圖不如靠自己,用勤勞的雙手換來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處處垂涎別人,依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