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誠信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也就是說做人要講誠信。在《論語·為政》中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孩子哭鬧不止,曾子妻答應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回來後,看到曾子真的捉豬來殺,便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信不殺豬,那么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有一次,我和同學約好在周日下午去中中打籃球。剛好那天下午媽媽洗了很多衣服,眼看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可媽媽還沒洗好,不能騎車送我去。為了不讓我失信,媽媽再三考慮後,同意我第一次單獨騎腳踏車去三中。人生活在群體中,與人相處,得到別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要得到別人的信行,首先就要自己講信用,只有講信用,人們才會信任你。總之,只有得到人們的信任辦事才能成功;只有自己講信用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