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下五千年有感

XX年5月21日我的讀後感。在19XX年,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這個統一的政黨積極聯絡海外愛國僑胞和過內其他會黨,以武裝起義為方式,積極地開展了旨在推翻腐朽反動的清政府的活動。同盟會會員多數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精英 ,他們在許多新式學校,會社都安插了自己的成員,並發展更多的人入會。甚至在清政府的新軍軍官訓練學校--雲南陸軍講武堂,全部47名教職員中,同盟會會員就達17人之多,這就直接為後來的革命培養了大批的骨幹力量。同盟會還聯繫在湖北的科學補習所,日知會,共進會等革命團社,深入新軍宣傳革命。到武昌起義前夕,湖北新軍中以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參加革命組,成立起義的主力軍。19XX年4月,四川,湖北,湖南,廣東人民為反對清政府將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並將築路權賣給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掀起了保路運動。四川的保路運動最終發展成為武裝起義。保路鬥爭也成為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保路鬥爭進入高潮的時候,湖北革命黨人組織的文學社和共進會在武昌舉行聯席會議,決定聯合起來成立起義總指揮部,由文學社社長擔任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為參謀長。他們和黃興等人取得聯繫,準備在這一年的10月6日舉行湖北新軍的武裝起義,後由於形勢發展變化,起義推遲。武昌起義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武昌起義後,全國燃起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使19XX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清王朝200多年的封建統治和XX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這就是我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