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歷史

品讀歷史去年的11月份,我的媽媽參加了南京市總工會舉辦的第二屆職工讀書節“閱讀伴我成長,奉獻實現價值”的職工讀書演講決賽,並且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就在媽媽每天反覆改稿、背稿的備戰演講過程中,我這個首席小聽眾也耳濡目染,不僅知道了讀書節,並且受到啟發,自然而然地加入到了讀書節的行列中。但作者的文筆給你活生生的感覺,中國上下50XX年的歷史,作者不僅用簡練的語言述說了幾乎每個歷史典故,而且讀著讀著,自己還會不禁的笑出來第二屆讀書節之後,我讀到了媽媽推薦併購買的暢銷書,書名是《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書名迎合我外向的個性。這本書共四冊,我現在讀了第一冊,是從堯、舜、禹一直到明清的中國古代歷史。看書之前,媽媽介紹書作者是袁騰飛在北京一所進修學校當老師。書的內容其實是他平時的授課視頻,XX年被上傳到網上以後,幽默風趣、活潑生動的講課風格和重新詮釋的歷史非常受人青睞,人氣大增後才出書的,大家都戲稱他是“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讀完這本書我花了5個月的時間,為鍛鍊朗讀水平,媽媽建議我真正地“讀”書,不一定能懂的內容,多讀多看就會留下印象,以後學習不會困難,因此,這本書一部分內容是我做完作業後讀給媽媽聽的,也有一部分卻是由媽媽在每晚睡覺前一字一句讀給我聽的。讀第一頁起,我和媽媽就有相同感受,內容像我吃的跳跳糖一樣充滿驚喜、飽滿鮮艷,媽媽認為的枯燥乏味的歷史卻是那么趣味橫生、精彩絕倫,很多精彩語錄深深吸引著我。最大的感受還是讓我在快樂中汲取龐大的歷史知識信息量。其實書的封面白底黑字,設計很簡單,但書里文字的風格卻不簡單。首先翻開書的目錄,篇篇題目引人入勝,讓我有讀下去的渴望,例如有“換湯不換藥”、“一鍋粥喝了二百七十年”、“五個想當老大的男人”、“老子天下第一”等等,詼諧幽默。書的內容也是一樣,除了一口地道的京腔,屬於平話幽默語言外,中國的各朝代歷史都讓袁騰飛說的跟講相聲一樣,有包袱、有笑點,比如,在講當時的遼軍騎兵打宋國步兵,就象德國足球隊踢中國隊,想進幾個就進幾個,這種類比既現實幽默又發人深思。而講到“血如漂杵”中的“杵”,他就簡單說成木頭棒子,講到當時很受歡迎的武器“殳”時,他也說是木頭棒子,最多再鑲幾個釘子,著名的牧野之戰,就是一幫人拿著木頭棒子上去打仗,讀起來確實有趣。書里精彩的語錄可真不少,我喜歡的有“現在皇陵絕對不能挖,什麼時候高科技了再想辦法。況且這玩意兒你挖也沒用,也不能把東西賣了,還得建博物館弄武警看著,累不累。還不如在土裡埋著呢”、“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我在輕輕鬆鬆的品讀著歷史知識,並且掌握起來也不累,意猶未盡。當然,生動、幽默的語言只是他風格獨特的一方面,更有益的是他能夠明確講明自己的觀點,見解獨到,措辭犀利,鋒芒畢露,一針見血。媽媽說,她以前所上的歷史課說的很正統,都是大道理,而且涉及政治方面,想完全理解需要多看幾遍,還不能完全肯定是否理解對了,為了考試,基本上是死記硬背,學後易忘。而普遍的歷史觀念和概念在這本書里風捲殘雲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風景。他有理有據地讚揚了滿州的諸位明君,不屑於反清復明;懦弱無能的大宋朝也他說成是“最可愛的王朝”等等。同時我也明白了一些事,皇上壞,天下亡,皇上好,天下也不一定興,中間總是有些奸臣、貪官、污吏,就像現在各地對大地震的捐款,有些也許還沒送到災民手裡就被人拿走了,還有很多人為製造的食品隱患、環保問題,難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更有甚者如漢獻帝,雖然應該算是個好人,卻只能看著曹操的臉色行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個很鬱悶的皇帝。媽媽說,她總能在讀這些顛覆性論斷的時候幡然醒悟,教會她重新審視既定歷史的勇氣與智慧。媽媽的感受告訴我,我很幸運,如此風趣幽默的言語不僅影響了我的歷史觀,也提高了我對歷史的興趣,感謝書的作者讓我在愜意中接觸歷史,讀懂歷史,更明白歷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90年的光輝歷史,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一部催人奮進的長歌史詩;90年來,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歷經風風雨雨,飽嘗千辛萬苦,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人在30年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贏得了世界的矚目;在與天災的抗爭中,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在冷酷無情的災難中,讓世界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在天塌地陷的絕望中,讓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中國共產黨已經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歷史固然是死的,但我相信,只要能夠真正客觀的認識中國的歷史發展,我們就能更加堅定的走向美好未來!我的老師說過“讀書可以使人進步”,讀完這本書,我要說“讀史可以讓人明智”,我也會繼續把其餘的三冊讀下去,同時推薦給大家一起分享。這篇是我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其中也流露出媽媽讀這本書以後的感受,媽媽還說,她真希望我今後能有這樣一個好的歷史老師,合適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改變學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