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南小延安”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為了弘揚精神,我決定帶妹妹去游“江南小延安”——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

一路上,那些出土的竹筍掛滿了晶瑩的水珠,蓬勃向上;那一根根參天的大竹傲然挺立,十分惹人喜愛,令人醒目。妹妹問我:“為什麼叫‘江南小延安’?”我把我從網上看到的資料耐心地告訴她:“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是以舊址為中心,星狀分布於蘇、浙、皖三省交界的長興縣槐坎鄉、白峴鄉綿延山區之中。以部舊址為中心的15處革命舊址,XX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東臨太湖,西枕天目,重山疊嶂,地勢險要,自古有‘江南門戶’之稱,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後期,被人們譽為‘江南小延安’。”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路程,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在講解員阿姨的解說中,我了解到紀念館館室原系清鹹豐年間民宅。磚木結構,風火牆,前後兩進五開間走馬樓,外加左右兩側屋,共有大小房間46間,面積1400平方米。早在1944年新四軍六師十六旅即蘇浙軍區一縱隊司令部就設在這裡。

一張用樹皮做成的簡易的手術台停放在屋中央,讓人感覺到它的神秘和重要,妹妹卻在邊上,自言自語地說:“這么一張破床。”講解員阿姨聽見了妹妹說的話,轉過身來微笑著對她說:“小朋友,你知道有多少烈士在這裡倒下,又在這裡站起來?這張床凝聚著多少革命烈士的鮮血嗎?”我和妹妹莊重地點了點頭。

紀念館四周古槐參天,松柏掩映,翠竹交織,綠草如茵。

庭院西側為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員粟裕將軍骨灰安放紀念碑,東側是“軍民魚水情”。雕塑和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碑。展廳正廳松柏鮮花簇擁著一代名將粟裕將軍的半身塑像,塑像後的紅帷幕上的葉飛同志題詞:“軍民團結,無往不勝。”

望著那一張張歷史照片,和近白幅老戰士的書畫作品,讓我感慨萬分,也深深地懂得了沒有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就不能打敗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要時刻記住,浙江長興,一片英雄的土地,紅色的土地。要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