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

一看到《烏塔》這題目,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位獨自游歐洲的14歲女孩的名字。你一定感到很不可思議,她的家人怎么放心呢?她游歐洲的費用從哪來?是自己掙的還是別人給的?你慢慢看就知道了。

烏塔是個德國女孩,住在漢堡,為了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三年。在這三年里,她常去幫超市或餐廳發宣傳單,假期還去陪兒童玩,掙到了一半的費用,她的父親給了她另一半。每到一地,她都會給家裡報個平安。為了在各地的安全起見,她每到一處就查警察局的電話,還買了各地的旅遊指南,以便應急時用。可是,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裡作者怎么會這樣了解烏塔的故事呢?不用說,肯定是烏塔與作者認識後告訴他的。可是在兩天都不到的時間裡,你會認識一個外國朋友嗎?

這就是我們中國孩子所缺少的人際交往,這一點,外國人對這方面培養十分重視。

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不出遠門的小朋友來說實在太不能想像了,那種驚訝的感覺確實難以言表。現在都只有一個寶貝,爸爸媽媽愛著不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更是疼著、捧著,使孩子養成一種依賴他人的習慣,同時,孩子的活動範圍也變得十分狹小,只會在家裡玩。

這樣,孩子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難道還要父母養你到老?

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們!放開你們緊抓著我們的手,讓我們接受獨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