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暠遇異虎的故事

十六國時期的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敦煌屬北涼國領地。胸懷大志的敦煌人李暠,在當地地方勢力的擁戴下,擔任了敦煌太守。

李暠雖官任太守,但不甘心屈居於他人之下稱臣,總想建國立業。有一天,他脫去官服,換上便裝,不帶隨從,腰掛寶劍,身背弓箭,扮作打獵的模樣,一個人出了城門,信步在鄉間小路上走著。小路上綠樹遮蔭,小鳥啼鳴,路邊莊稼茂盛,鬱鬱蔥蔥。李暠正欣賞著田園美景,忽聽遠處有人高呼:“西涼君,西涼君!”他大吃一驚,心想,我正欲打算建立西涼國,不知是誰喊我西涼君?若讓北涼王知道,定會有殺身之禍!這時,呼喊西涼君的聲音又起,李暠聞聲望去,只見前邊斑斑駁駁的樹影下,站著一隻猛虎,雙目眈眈地盯著他。

李暠雖武藝高強,但猛虎擋道,世不免有些緊張。忙從背上取下強弓利箭,對準老虎就要射出。這時,老虎高聲叫道:“西涼君不要放箭!剛才是我叫你,請別疑心,我不會傷害於你。因身負重託,有要事稟告君王。”

李暠見老虎口吐人言,事出蹊蹺,便將弓箭扔在地上,抱拳施禮道:“我並非君王。不知大王如此呼叫,是何用意?請多多賜教。”

老虎走到李暠面前,點頭施禮道:“你有君王之才,將來必當西涼王。大丈夫不能久居臣位,要乘當今亂世紛爭,建立西涼國。”

李暠說:“在敦煌建國立業,是我的宏圖大願!”

“在敦煌只能建國,不能立業。要想西涼國發達興旺,建國後必須將都城遷往酒泉,才是長久之計。”

“為何遷都?”李暠問。

“因為敦煌地廣人稀,地理位置偏僻,不是福地。遷都酒泉,可以向東擴展疆土,稱霸河西。”

“請問西涼國能保多少年?”

“天機不可泄漏,望西涼君好自為之!”老虎言畢,三跳兩躍,眨眼不見了。

三年以後(公元4XX年),李暠果然在敦煌建立了西涼國,自立為西涼王。為了完成統一河西走廊的宏願,五年之後,將國都從敦煌遷往酒泉。在位共十七年。二十年之後,西涼國滅亡在其子李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