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了“站”起來

我身邊的人常常對我說:“一個人摔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摔倒後就不能再站起來”。但我似懂非懂,直到經歷了那件事後,我才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學會了怎樣從摔倒中“站”起來。 那是我上四年級第一學期的事,那時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有些飄飄然的感覺。家人對我的學業非常緊張,我也非常努力。在期中考試的時候,我在班裡的成績排名第3,那個時候我知道,我的努力沒白費。幾個星期過後,快到期末考試了,而我成天只想著去哪裡玩,結果心“散”了。考試時,我腦海里一片空白,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結果空了幾到題沒做。成績出來了,我成績從第3跌到10多名。那時我嘗試到是失敗的滋味。心想:“回到家裡一定會給媽媽罵的”。回到家,媽媽接過試卷,額頭一皺,說:“怎么了,成績怎么跌了這么多,是不是很不愉快。”我慚愧地低下頭,說:“我成天就想著去玩,結果心“散”了。”媽媽邊安慰邊說:“我不常對你說一個人摔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摔倒後就站不起來了這句話嗎?”在放暑假時,我哭了整一個星期,在暑假裡我連一絲笑容也沒。 在第二學期,我對自己堅強地說:“我以後一定要比別人多用幾倍工夫去學習才行。”以後的日子裡,別人在讀閱讀時,唯讀一兩次,我就讀五六次;別人在寫作時,只修改一兩次,我就修改七八次。就這樣,我的成績趕上來了,在期中考試,我的成績又升回到第十名以內。

那時我笑了,笑得那么甜,因為我學會了“站”起來了,頑強地從摔倒中“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