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崇拜的人—外公

我的外公長得並不好看,甚至可以算得上醜,但是外公那頑強學習的精神卻深深震撼著我。

據媽媽說,外公出生在福建省的一個小鄉村里,小時候家境非常貧困。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背負著沉重的家庭負擔,而且不識一個大字。外公是個孝子,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外公家裡兄弟姐妹共8人,他是長子,還有7個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需要他照顧。於是,他7歲就下地幹活,8歲時,家裡借錢供外公讀書。外公沒有辜負家人對他的期望,學習非常刻苦:每天天一亮就起床讀書,晚上又沒錢買焟燭,學習的時間就靠他一點點擠出來。外公在上學的路上及課間休息時常常都在看書。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每天一放學就去替人撿柴草,掙點小錢貼補家用。由於外公的勤奮刻苦,國小畢業時以鄉里第1名的成績考取當時有名的縣中,在高中畢業後又以縣中前3名的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在大學裡外公也沒放鬆自己,依然刻苦學習,年年都拿到學校的一等獎學金。每次拿到獎學金,都給弟弟妹妹們買東西,而自己的衣服是補了再補,穿了再穿。

外公工作後仍然刻苦學習,常常看書到零晨1-2點才去睡覺。在此同時,他自學了兩種外語:英語和日語。那時福建貧困落後,在弟弟妹妹們成人後,外公把自己的老母親接到南京來奉養。

外公在上世紀70年代被單位派往英國引進一套大型的先進設備並進行技術培訓。由於外公的英語較好,技術又十分精通,沒兩天就可以跟英國的專家一起進行工作了。其中有個專家拿出他剛剛研究的新成果十分驕傲地對外公說:“我的這項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外公看了看對他說:“這種技術我在兩年前就套用在我自己研究開發的設備上了。”這個專家起初還不相信,認為中國當時技術非常落後,到英國就是來引進設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其中的一項技術中國人也能研究出來。一個月後,這位專家來到中國,到了外公的單位,在親眼目睹了外公開發的設備時說了句:“中國人真了不起!”這位英國專家回國後,把外公的情況向總經理進行了匯報。在外公第二次到英國時,總經理三次出面挽留外公,說是給外公很好的待遇,讓外公留在他們公司替他們工作,但都被外公拒絕了。雖然外公謝絕了他們的邀請,但是在工作上這些專家和總經理無不對外公十分尊重。

我最崇拜的人是外公,雖然他英年時逝,但是外公那刻苦學習的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外公仿佛時刻提醒著我,引領著我,我要好好學習,不能給外公丟臉。

[點評]

本文以平實而又不失活潑的語言,通過敘說普普通通的小事,向讀者勾勒了一位博學多才、具有美好情操、令人敬仰的外公形象,讀來,你也一定會和小作者一起敬仰這位可敬的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