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中國夢”

最近,我聽到很多大人和身邊的老師、同學都在談論“中國夢”。通過查看報刊、詢問家長,知道了“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最初,我並沒能完全理解“中國夢”的確切意思,因為我覺得現在大家都生活得非常幸福和滿足,而從新聞聯播上我也看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裕和強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那么,為什麼這些活生生的事實還是一個需要追逐的“夢”呢?爸爸告訴我,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現在這樣的成果,讓我們感到快樂、幸福,首先要感恩前仆後繼的革命先烈,他們不惜犧牲自己來換取我們現在的共和國,讓我們可以在沒有壓迫的環境中安定地生活。現在的這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是幾代人艱苦奮鬥得來的。現在,我們的祖國要更上一個台階,就要在更高的“夢想”指引下鼓足幹勁!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我們青少年需要做的就是“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鍊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我們現在還是小學生,暫時還不能像工程師一樣,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也不能像醫生和護士,救死扶傷;更不可能像解放軍戰士,守衛邊疆。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在學校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這樣日後才有可能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那些在一線奮鬥的工程師、科學家和白衣天使。這是我們踐行“中國夢”最基本的、也是最切實的行為。我記得梁啓超先生曾經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也就是說,國家的未來歸根結底要落到我們肩上。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我們的努力才具有更大的意義,也才擁有更強勁的原動力。古往今來,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心繫生養他的祖國,因而成為了大寫的“人”。當然,僅僅學好功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從小事做起,讓自己與身處其中的社會同呼吸。我們可以做的小事有很多,比如:在公車上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每頓飯“光碟”節約糧食,在路上看到垃圾主動撿起,節約用水,隨手關燈。這些事情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因為這每一個舉動都關乎著國家的未來,這些舉動可以逐漸地培養起自己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也可以影響周圍的人。國家領導人的講話里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箇中國人的夢。”我們的夢想有多大,都要先從現在做起。惟有夢想的力量才能激勵和激發我們的生命,走向優秀和傑出。黃皮膚,黑眼睛,龍的血脈已注定;神州大地上,華夏兒女,每個人的夢想,已匯聚成群星璀璨的星空;“中國夢”不是虛空幻想,我的中國夢深深地紮根在腳下的泥土之中,它在民族復興中成長。放飛吧,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