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年俗

追憶年俗

金尚國小 六年四班 蔣帥

臨近春節,大伙兒都忙得不亦樂乎,不可開交。鄉下人都知道,這春節是有一定講究的。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就說咱們熟悉的,也能說不停嘴,什麼貼春聯、蒸年糕、包餃子、殺年豬等等,村民們還會編童謠,有些是哄孩子的:“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童謠過去在東北農村廣為流傳。

令人可悲的是,如今許多傳統民俗風情正在漸漸被那些所謂的時代色彩所吞食,過去的舊習慣在人們的美好記憶中塗上陰影……

80多歲的張大爺說,過去殺豬在農家算是一件大事。進入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為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那時候,大多數農家都在院門之側壘砌豬圈養豬,少者可供自給,多則出賣換錢,因此圈裡養著幾口大肥豬被視為家道殷實的標誌之一,“肥豬滿圈”也是普通農家的美好願望。而近些年,許多特色農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農村經濟飛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農民過年的習俗也在不斷更新。

過去一到新年,每戶農家都要買一幅年畫、招財圖,以滿自己新年的祝願。可現在卻不一樣了。我對此問題走訪了廈門市新華書店,服務員答覆說,近一段時間,農業科技圖書極為暢銷,買書的都是些莊稼人。正在收銀台付款的張大爺就選購了好幾本果樹種植技術方面的書。他笑著對我說:“以前哪,我們過年就是聚到一起搓麻將、打撲克,但現在不一樣了,買幾本書利用空閒學點技術,咱農民還是要靠科學致富呢!”同書店的紅火場面相比,市場上賣年畫的生意明顯暗淡了很多。廈門市年貨市場一位商販擔心地說:往年的這段時間生意都特別好,尤其是年畫十分暢銷,市場可供不應求來形容,每次都進上好幾次貨。可今年很少有人買,貨都積壓了。市場上其他銷售年畫的商販今年也都有類似的感觸,今年要靠賣年畫賺錢那是沒戲了。”

在屋裡顯要位置貼上“財神”,是以往農村家庭過年的一大習俗。而如今,這些“財神”卻被地圖等取代了。

在一位養狐狸的馬大爺家小記者看到,屋子的一面牆上貼著一張中國地圖。馬大爺說:咱家在外地的客戶很多,有了這張地圖,可以隨時了解各地的情況。在其他農戶家記者也同樣發現原來貼“財神”的地方換上了山水畫、科技農曆之類的東西。科技農曆上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打藥、如何給果樹剪枝都一目了然。

春節臨近,大伙兒也許又在買年貨了,可我舉了這么多例子,您是否該反思一下呢?讓我們共同找回失去的年俗吧!

簡評:很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確實,時代的進步,會有無奈的事情出現,這是一種複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