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的月

從小到大的月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天空為什麼要輪換著表演。中秋節時,只沉浸於茶杯與天上月的攀比,還疑惑著對比月餅與月亮的不同,嘴裡還哼著: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月餅圓圓甜又香,一塊月餅一片心……看著天上美麗的月亮,便覺得心裡熱乎乎的。

現在長大了,一方面是在學古人對月的情懷,一方面又在學專家的月球奧秘。這兩種文字概念,一直在相互打架,他們一個悠揚,一個嚴謹,實在讓我不能專心地想一會兒自己的月。

古人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都是由月抒發內心情感的,美是美,可我卻一直讀不懂他們的心境,感覺那實在複雜,讀得雲裡霧裡,卻依然不知所云。

還有那些月球奧秘,十分有趣,對於許多我小時看月思索過的問題都記錄到了。知識是豐富了,卻讓我覺得游離,沒有感覺的想像,不生動。

而我的月呢?我想的可多了!自童話、神話想起,還想著怎樣塗鴉月會使她更美麗。以前坐在媽媽腳踏車後邊看著月亮,它隨著我們不斷地向前行進,竟然一直跟著我。為了這,我不知追在大人後面問了多少遍。那天還因此把腳夾進了車輪子裡,留下了一個月亮型的疤,不過,我卻沒有因此傷心。我想,這樣,我身邊就會天天有月亮伴隨了!

隨著我一天天地長大,天上的月亮也反反覆覆變了很多個輪迴,我拋去兒時的記憶,只是專下心來體驗古人與專家心中的月,卻已全然忘了自己心中的月,直到今天要寫月了,我才興奮不已卻又極其冷靜地回憶起我的月來,也許月亮是會帶給人力量的吧!我寫得飛快,但思緒卻又緩緩流淌,月亮是不能靠著急著想的,它在每個人最沉浸時的心裡。

古人的月好還是專家的月好,我托著腮幫想了大半天,轉眼到了晚上,天上又射來一道皎潔的光輝,我連忙說:

——還是自己的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