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泉州”

我的家鄉泉州是聞名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地處祖國東南沿海,與台灣隔海相望,是福建省的經濟中心,也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在古代泉州刺桐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XX年8月26日泉州市被國家文化部評為首屆中國東亞文化之都,與日本橫濱、韓國光州齊名。

泉州是無愧於“東亞文化之都”這一美譽的。泉州市文聯副主席陳瑞統列舉了四個理由: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古代泉州就與韓國、日本等國家保持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泉州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為世界其他城市帶去了包括茶葉、瓷器、絲綢以及航海技術等物質財富以及精神財富,泉州對世界人類文明的貢獻巨大;泉州古城本身歷史積澱深厚,以泉州代表的閩南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世界;泉州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性。

朋友們,你一定很想了解一下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這座美麗的古城,那么請隨著我的筆尖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座美麗的古城吧!

泉州別名鯉城、刺桐城,歷史文化深厚、名勝古蹟眾多,有“海濱鄒魯”、“光明之城”的美譽。泉州經濟特別發達,素有“中國品牌之都”、“民營特區”之稱。泉州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港口城市,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世界宗教博物館,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為泉州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名勝星羅棋布,全市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31處,清源山老君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清淨寺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開元寺東西塔是我國現存最高石塔,洛陽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九日山祈風石刻群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祈風石刻;天后宮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媽姐廟;草庵是世界上唯一的摩尼教寺廟;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館是我國惟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史的專門性博物館;伊斯蘭教聖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聖墓……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也有31處,其中南音、提線木偶等四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為全國唯一擁有全部三大類聯合國非遺項目的城市。

紅磚白石的閩南古厝,青色的石板路,眾橫交錯的大街小巷,別具一格的閩南民俗風情,讓人痴迷忘返;梨園戲的典雅,高甲戲的詼諧,木偶戲的靈動,還有晉唐餘韻的南音和北管的餘音裊裊,閩南話的韻味,昭示著泉州豐富獨特的人文景觀;元宵節踩街游燈的狂歡隊伍,歡快激越的拍胸舞,惠安女的勤勞,鐵觀音的醇香,德化瓷的精美,書寫著泉州人的拼搏精神和熱愛生活的情懷!

泉州的特產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頭、老范志萬應神曲、料絲花燈、清源茶餅、安溪鐵觀音、源和堂蜜餞、永春老醋……泉州的美食也不少喔,有燒肉粽、面線糊、海蠣煎、潤餅菜、韭菜盒、牛肉羹、土筍凍等各式各樣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親愛的朋友們,隨著我的筆尖,泉州為何能夠當選為東亞文化之都,你現在一定心中有數了吧!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也想感受東亞文化之都與眾不同的精彩,那么歡迎你到泉州來旅遊!我在泉州等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