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鄉的習俗作文200字【五篇】

【篇一】

中國過年時的習俗有很多,而我的家鄉廣東的習俗,你們知道嗎?

在廣東,快過年的時候,大家備辦各式年貨,比如:買雞、鴨、肉、鵝、魚……選購春聯、年畫等。最重要的是要買柑橘、青橄欖、香梨等水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新送親朋好友的佳果。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去“述職”之時,這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要進行清洗,謂之“采囤”。

在我們小孩子的眼裡,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們都很想要的“壓歲錢”!吃晚飯,大人們就會給我們“壓歲錢”的,我們可以用來買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嘻嘻……

晚上,我們還會將水缸里貯滿水,米缸里填滿米,燈火不熄滅,以象徵這“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當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聽了後,你覺得怎么樣呢?

【篇二】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風俗,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鄉的風俗也毫不遜色。

過年啦,家家戶戶都要吃美味的臘八粥和吃那鮮美的餃子。臘八粥有許許多多的乾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麗星星,在湯汁這個美麗的“宇宙”中閃爍著。當然,還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燒。祭灶神當然要用十八個祭灶火燒和一些菜,給灶神當上天路上當乾糧吃。祭完灶神,就要把這些食物瓜分。過年了,串門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親戚家,小的都給老的拜年,還能得壓歲錢。過年娛樂也少不了,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城市裡也有人舞龍。在美麗的夜晚看煙花,在繁華的城市看舞龍,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你記住了嗎?

【篇三】

為準備國語測試,在圖書館找書,意外地在一本書上能看到我們家鄉的風俗,真的很驚訝也很高興,要知道翁源是多么小的一塊土地呀。

我以為會有挺多地方提到家鄉的,就把書借回來一頁一頁地翻,誰知道才只有三處,具體如下:

在翁源這個地方,是在年二十四日祭灶神的。把灶君——用瓦別成U字形,兩邊插上蠟燭,中間點上香,上面貼上“司命灶君之神位”,清洗乾淨後放在灶壁上,晚上用香燭供奉,還有一個名字叫“灶君上天”。

在翁源,除夕飯後還要用柑葉泡水洗身,洗後周身都有餘香,使人薰醉。

除夕夜,在翁源不但不能熄燈,尤其是女子房內的燈更要燃著。倘若油幹了,也要在深夜爬起來加油。如果燈一下子熄滅了,則被認為是極不祥之事。這樣日夜挑燈,要一直到初四才止。

【篇四】

以前我們家鄉過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一的前一天,我們家鄉的人都把壓歲錢放到新衣服裡面呢。

現在我們過年還是有這么一個習俗,每當過年都是我最開心的地方,因為我都可以得到很多的禮物,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壓歲錢,大年初一也就是我最開心的一天,因為媽媽會帶我去買玩具,有布娃娃,畫板和跳繩,大年初一可熱鬧了!

元宵節到了也就是正月十五,我可以去買燈籠,我看見的燈籠處處張燈結彩,可真漂亮。有紗燈·冰燈·玻璃燈·還有走馬燈,你們家鄉有這些燈嗎?對了還有的燈裡面有叮咚作響的小鈴鐺,可真美啊!

還有除夕的時候,我們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我們還可以喝出了香噴噴的酒肉,門外和門上都貼好了又紅又好的對聯,屋裡面有美麗的畫,可漂亮了,鞭炮的聲音非常的大,我也很喜歡除夕!

我的家鄉又美又漂亮吧!我喜歡我的家鄉!

【篇五】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我的家鄉—莆田,每當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家家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還有做我最喜歡吃的“紅團”,它的餡有綠豆餡和糯米餡,我最喜歡吃糯米餡的“紅團”了,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餡讓我吃了還想吃。

莆田人的春節是從初一過到初五,俗稱“五日歲”初一早上吃完線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出外“遊春”娛樂,走親訪友拜年。初二不串門,初四過大年夜,跟除夕一樣,初一和初五都過大年,是不是很特別呢?

我喜歡家鄉的春節,除了吃大餐,還能放很多煙花和鞭炮,真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