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飯

當我看見桌上又如往常一樣擺滿了山珍海味,散發出陣陣香氣時,我感慨萬千。

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燒飯燒菜,吃的飯都散發著媽媽的香味兒。但媽媽畢竟工作太忙,經常加班,回家晚,爸爸又不會做飯,所以總是帶我到工院食堂去吃。可到底是“隔鍋飯”(雖然大家都說隔鍋飯香),我吃的總不多,長不好。

爸爸見了心疼死了,立刻買了菜回家燒。因為沒燒過菜,端上桌時早已“不堪入目”,還記得第一次吃爸爸做的飯我還被熏哭了呢!

雖然出師不利,可爸爸仍沒有灰心喪氣,從此經常掌勺。雖然老是割破手指,燙著嘴,不是鹽放多了,就是醬油當醋使了。但爸爸仍然了此不疲:夏天穿著背心哼著小曲兒汗流浹背地做菜,有時看著菜譜忘了關火,焦糊了一大片。為了讓我在家裡吃上好飯,他在所不惜。

漸漸的,我發現,其實吃慣了媽媽的飯的,雖然被爸爸的飯酸的直掉眼淚,甜得直牙疼,苦得直喝水,辣得直喘氣,鹹的直流口水,但我就是想吃!

真怪!

電視好像只看做菜節目,報紙好象只翻美食專欄,書店的菜譜櫃他是常客……爸爸的飯菜漸漸感染著我,就算是清湯淡飯,我都吃得像山珍海味。現在爸爸的做菜技術像一流的大廚,被我們家封為“大長今”。

我曾經好奇地問著爸爸:“你做的飯怎么那么好吃呢?”爸爸摸著我的頭慈愛得說:“你忘了爸爸一開始做得很差了嗎?但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體會,用心鑽研,用心去愛孩子,那做出來的菜絕對是最好吃的!”

噢!是啊!這小小的一頓飯不只是為了果腹,不只是為了品嘗,更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啊!一桌用愛浸透的飯,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