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囉嗦”的爸爸

我有一個修車的爸爸,高個兒,四方臉,衣著樸素,說話斯文。可是,他抓起學習來,真是“老和尚數佛珠——沒完沒了”。

每當吃晚飯的時候,他的囉嗦就開始了:“今天語文教什麼?數學教什麼?外語背幾個單詞……”我放下碗筷,往沙發上一坐,他又開始羅嗦了:“潔潔把書包打開,讓我看看你的作業。”更讓我生氣的是,每當我坐在書桌前做功課的時候,他也搬一個凳子坐在我旁邊“督戰”,還不時地打開話匣子……

這不,上星期語文測試前夕,他又“履行公事”地坐在我旁邊囉嗦起來。

“漢語拼音字母與英語字母,有些寫法不一樣,要注意。解釋詞語要聯繫上下文。修改病句要……”

“爸!我懂。”我不耐煩地說。

“懂?懂什麼!懂你就不會在學期數學測試時把最低公倍數當作最大公約數處理了。”說實在,爸爸講得也確實有理,我這個人就是有粗心的毛病。

語文測試成績下來了,我居然考了全班前10名。其中有好幾道題多虧爸爸的“羅嗦”,才使我有所防備。如許多同學把拼音大寫字母“a”寫成小寫字母“q”時加了一個小尾巴;還有的同學把“從文中找出‘幽靜’的反義詞”一題的答案,寫成“安靜”……而我沒有一點差錯。

現在我嘗到了爸爸“囉嗦”的甜頭了。他的“囉嗦”是一帖良藥,可以治療我粗心的毛病;他的“囉嗦”是一盞航標燈,指引我繞過暗礁,到達勝利的彼岸。我學習上每一個進步,都有爸爸“囉嗦”的一份功勞,我得說一聲:

“謝謝您!‘囉嗦’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