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

有一個知己,在大人們的眼裡,那是不折不扣的壞孩子。

學習不好,喜歡打架,小小年紀就早戀,不聽爸爸媽媽的話,要是哪個家長攤上這種孩子,而且還是一個女孩子,保證會覺得自己怎么攤上了一個這樣的女兒。也對,一般的家長就喜歡那種聽爸爸媽媽話,然後學習好,就算自己用再多的怨言,也不會說上一句,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學習機器,大人們眼中的乖寶寶,老師們中的佼佼者,同學們眼中永遠也無法比擬的神聖。

但是他表面上,他的形象是屬於很酷的那種,用現在的新詞來說,就是拽,有型。因此,他的朋友也很多,這裡指的不是知己,也不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而是酒肉親的小人之交。對此他也毫不在意。

跟他當上好朋友,是一個偶然的巧合。

偶然的喜歡上同一個組合,by2,。我們兩因為這一個愛好,走到了一起,經常一起合唱by2的歌,別說,還真有點那個的像。

後來,懂他了。。。懂得了為什麼他總是這樣,折磨自己。

也許這是受過傷的人的多數的表現吧。把自己藏到蝸牛殼中,封閉自己,誰知到,蝸牛殼的堅硬下,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脆弱心靈。

到底是上天太不公平,給每個人不同的環境名不同班的家庭,讓每個人對家這個詞有不同的理解,還是他們命該如此。

壞孩子,壞孩子,大人們眼中的壞孩子還是壞孩子嗎?

他們不是,他們只是受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