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文

屈原作文(1)

滄浪之水騰滾滾,屈原,君在哪裡?

汨江之畔風蕭蕭,屈原,身影何在?

……踏著乾厚的黃土,一位鬢髮如霜的老人,僅僅一個老人,換去了昔日飛黃騰達時的綾羅,披上了粗布麻衣,輕弱的身子在瑟瑟的晚風中更加佝僂。望著,望著,無奈,仇怨,失落……各種悲哀全部貫穿了你的身體,將你折磨,把你吞噬,使你更加憔悴。

為什麼?楚夫人叫才華橫溢的你譜寫頌詞,你不肯呢?甘願在自己的官路商鋪下一顆絆腳石,卻寧死抵抗,保留人格?

為什麼?親貴大臣甘心送你金銀珠寶美女,你不肯收呢?君可知否,他們可以奉承你,也可以摧毀你,搞垮你,難道在你心中,沒有過一絲恐懼,沒有過一點妥協?

為什麼?你偏要和楚懷王對著幹,身為人臣,這是逆天犯上的啊!百姓的安樂,國家的興亡,真的在你心中那么重要?

為什麼齊王一片誠心,邀你赴齊一展抱負,卻被你一口拒絕,故鄉的熱土,親人的血脈,楚王的輕視,同僚的排斥真的那么使你留戀?

為什麼?我為你鳴屈啊!

路漫漫,風雲換,只有你敢於求索,敢於向天發問,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位置在哪裡?

雲海蒼茫,千里迷潤,你的“眾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豪邁氣概響徹後是千年,可給你帶來的,只有後人的懷念,真正的位置:功、名、利、祿有嗎?

四,使你得到了解脫,可這給黎民帶了多大的痛苦,你知道嗎?夜半,多少呼喚、多少悲鳴?

如果人死了會有魂的話,我會永遠在汨羅江畔懷念這三閭大夫!

屈原作文(2)

伴隨著歷史的輪迴,許多事物都被歲月消耗殆盡,而被篩選下來的不朽之物,則是人類的精華和結晶。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歷史,去撿拾遺失的美好。我們小步在汨羅江邊,沉浸在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哀號里,“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誓言裡,和著波浪的翻騰,望著混濁的江濤隨風而去,不禁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面對小人的挑撥離間,眾臣不名辯是非,屈原帶著憤恨與無奈被流放邊境,倡導國家團結的壯志未酬,為君主效力的願望未圓,誰也無法理解忠臣的赤誠之心。就這樣,在那個陰雨朦朦的日子,帶著極度憤慨的心理,屈原終於遠離了世俗,遠離這個充滿污穢的世界!

的確,他本可以享受鶯歌燕舞,但保衛國家的責任心讓他努力力挽狂瀾;他本可以與君主一樣沉浸在歡樂之中,但楚國的弱勢讓他憂心忡忡,終於,他絕望了,將生命斷送在大海里……

廣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他曾經的宣言:“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尋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壯語:“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將剛正不阿詮釋;他自謙:“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體現了自我完善。他那鏗鏘有力的話語,堅定不屈的意志,將愛國精神推向了高潮。當我們在五月初五感受當年的意境時,願我們的誠心能贖回秦王的罪過!願喧鬧的場面能將屈原的靈魂喚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從字裡行間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強烈愛國之情,體會他的遠大抱負!

屈原作文(3)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繫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莊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戳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乾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屈原作文(4)

夾著黃沙般的風把我吹得臉在抽搐,但是,在這滿眼的青綠中,哪裡會有黃沙,噢,也許這是來我心中的吧!

抽劍扣舷,清清的河水在劍刀下划過一道淺痕。突然,我把佩劍高舉過頭,用力地揮舞著划動。薄如蟬翼的水花,在船頭變化著,宣洩著心中的恕氣。

船夫看呆了,也許世人從未看過我瘋狂的樣子,但我能不瘋嗎?“固時俗之工巧,偭矩矩兒改措”世人都醉我獨醒,這和醉了有什麼區別!

當初我懷著八斗之才,把我的赤子般的愛國之心恭恭敬敬地呈上那個宮庭,換來只是一次次把我的赤誠全被抹殺。世人一次次罵我:“愚忠啊,愚忠”!而有誰知道,我那一夜長跪在雪門前的辛酸,我那一次次怒嘯在撕烈寒風中的崩潰,我這一桶桶水傾瀉到臉上時的狂喪!這些,都是為了誰啊?

為了楚王?不,我只是無法把我追求正義真理的心交吉他們糟踏!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汩羅江水,還在洶湧著,日出日落佇立在江面,憑流水,淘不盡,我那無窮的愁緒。曲,是世俗之道,直,是我生命之本。“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夜,已深了,汩羅江,一輪明月清如水,呵,月亮也是圓的,曲的呀!但它卻是如此可愛。

抑鬱之園,這注定是我最後葬身的地方。莫負明月邀我飲,著我鐵衣映月銀。

那一身銀甲,在被十五年的掩蓋下,今天又照出了它的光輝。我雖是個文人,此時又開始重溫十五年前的夢。月下舞劍,寒甲如冰,吐一口酒,,塗沫在劍上。佩劍陸離,你為誰狂,,一身戎裝,明月照耀,我心瞭然

-無邊木葉蕭蕭下,一度春秋一分愁。歲月又從我身邊掠走了一年的時光,

無邊木葉蕭蕭下,一度春秋一分愁。歲月又從我身邊掠走了一年的時光,而陪伴著我的,依舊是那條亘古不變的汩羅。汩羅啊汩羅。我恨你如此無情,我妒你如此逍遙唉,算了,不跟你說話了,免得我又精神分裂了。

今天天氣陰涼,南山的雪峰上,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我下了決心,帶上劍出發了,山麓是無邊的林海,半黃半綠的樹影間,依稀看到灰天和白雪。

蟲獸們也紛紛出來活動了,看到我這個不速之客,都很不友善,腳上的傷口透過草鞋滲出了血。

走在南山的山腰中,隱約地聽到一陣歌聲:“山間何處有紅塵,指點桃花又一春。閒時惟有簫劍意,直教南山外”,而後有響起了如煙如縷的簫管之聲。這真是難得的灑脫之音啊,循聲而往。耳邊更多清泉之聲,這幾絲天籟洗滌著我的靈魂,安撫著我的心靈。泉在面前形成了一張明鏡潭,水在這稍作停留後注入山麓,小河,注入汩羅江。靠潭而立是一所門扉半開的茅屋,當我正要走近時,又聽到那個聲音:“林扉已足深,何有楚狂人?”

呀!這一定是位高人,我駐足不前,恭敬叫道:“在下楚人屈原,因被塵世煩繞,故向仙人請教”。

“凡鳥末世來,豈有挽回天下才”,從屋中走出一位峨冠博帶道人,卻右手握簫,左腰佩劍,發未有半點霜白,濃眉下的眼中表現出一種與年齡不符的超然脫俗神色。他兩手抱拳道:“屈大夫,久仰!”

我驚訝於他的裝束竟與我如此相似,忙欠身道:“不敢不敢。”

他輕輕用劍在潭水間撥動,突然,一條條水柱從劍下劃出,直直地在空中向我灑來,我閉眼接受這撲面而來的水,頃刻間,我濕透了。

“這清泉潭的水能否滌盡你的污垢?”道人問道。我昂著頭,說:“連汩羅江也洗不盡的痕跡,怎是污垢?”“哈哈,汩羅江本來就已是濁世里的一條江,哪有潭水清澈?”看著他淡然漠視的樣子,我憤然掉頭:“滿嘴濁世塵世,連蒼生都不顧的人,我還有什麼話和你說呢?”

正當我離去時,耳邊又響起他的聲音,“屈大夫,楚庭豈是你兼濟天下的地方,汩羅江邊領土,即將淪喪,你一心牽掛的君主,已成為階下之囚。”

這是我已經料到卻不能接受的呀!山路已記不清是如何走完的了。耳際的話語,讓心靈遭受刀割。走回汩羅邊上,我看到了百年的宮庭被鐵馬烈火延平的瞬間,我看到了蒼生萬姓在斷戟殘旗的土地上流離的情景。

明月清風下,遠處傳來馬蹄的聲響,我卻解下了佩劍與簫管,一步一步地走向江心,尋找我的靈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