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關英雄的議論文800字【三篇】

【篇一】

人人皆知,歷漢高祖劉邦是個英雄,而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的項羽只不過是空有雄才大志的失敗者。

但事實上呢,劉邦只是一個無賴,什麼事都乾。

當過那小小的亭長,還做著殺雞宰狗的窩囊事。

他也什麼都愛,愛吃,愛貪,愛喝酒,愛騙人,還愛美姬,就連《史記》都把他這一好色之行載於其中。

當地的父老鄉親有誰想去跟著他,又有誰想到劉邦會有現在的風光?要不是他妻子呂雉騙鄉親斬白蛇起義,要不是他學了項羽的幾句大志之言,他能帶領鄉親去起義嗎?他根本沒機會,也沒這想法。

說到底,劉邦就是個懦弱,膽小,依靠女人成就事業的痞子。

他沒有主見,沒有策略,只有虛偽,幌子主義和騙人的伎倆。

而項羽卻恰恰相反,他是一個胸有大志的人,一個特地為起義而戰鬥的人,一個敢做敢為,身懷武技的霸主。

頗有大將之風的項羽竟然在名聲上輸給了市井無賴劉邦,有誰願意相信呢?可又有誰能不承認這一事實呢?

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劉邦勝了,而項羽敗得烏江自刎。

所以不得不說,只有活在英雄街上的人才是英雄,那死在英雄街上的人就是狗熊。

我們暫且不說歷史英雄,就說說文學界中的才子。

辛棄疾,一個有著蘇軾豪放遺風的詞人。

這誰都知道,就連小孩子也知道他那流傳至今的名句。

可又有誰了解,他曾是一個抗金英雄呢?22歲的他就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就有欲為朝廷痛殺賊寇,收復失地的決心。

可因他遭到主和派的打擊,長期不被提用去抗金。

他多么想去上陣殺敵,就連他的詞《破陣子》也有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

但他終究是因病而卒,他的一切豐功偉績也就被風雨沖淡了。

沒有人知道他還是個英雄,戰場上的英雄,只因他死在了英雄這條街上。

可以說辛棄疾是因為生在金宋戰亂時期,被迫去當英雄,但生活在盛唐的李白有做何種解說呢?

人們都夸李白是詩仙,他的詩是浪漫的。

可是已經六十一歲的詩人李白竟然在重病之中請纓。

臨近死亡的李白,依然一手仗劍,一手持筆。

當人們聽我說到李白五十九歲時,披掛上陣,毅然參加到永平王叛殺的隊伍。

肯定是讓人震破魂魄直呼英雄。

李白現今未被人稱為英雄,只因他未在英雄街走得順暢,而是走得死去活來的。

所以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是不可能的。

還是那一句活在英雄街的人才是英雄,死在英雄街的人就只能做狗熊了。

【篇二】

通俗地說,英雄就是某一個行業的姣姣者,或者在某一個行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

所以說,英雄就是連綿不斷的山峰中的峰,是草木叢生中的參天大樹,是四通八達的道路中的樞紐地帶。

英雄是看得見的,因為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生活在一起;英雄又是看不見的,因為他們無意誇飾自己,不會為自己打廣告。

但英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因為他們本來也是涓涓細流,只因細大不捐,終成江河。

所以說,英雄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是聚沙成塔的結果。

辛棄疾本是一介草民,也與他的同類一樣受苦受難。

因為想為百姓出口氣,於是振臂一呼揭竿而起,於是天下雲集回響。

但因為有人害怕激怒金人,有人害怕辛棄疾出人頭地,於是大家不約而同想起了孔子的中庸之道,於是將辛棄疾一把按了下去。

辛棄疾只好每天在落日之時登上樓台把吳鉤看了,欄桿迫遍,天天神遊當年,金戈鐵馬,氣呑萬里如虎。

與其說辛棄疾是抗金英雄,不如說他是一位精神。

他一輩子不得意,一輩子不改初衷,除了時間在變,什麼也沒有變,至死都在以廉頗自比。

說起英雄,人們想得最多的自然是將軍。

但我說,英雄最多的時候是體現在他的靈魂深處。

那百折不撓的品質,那到了黃河心也不死的道行,便是英雄所見略同。

誰說柳永不是英雄?凡有無井水處,皆詠柳詞。

柳永依靠他的詞才詞風威風八面,冬粉無數,據可靠訊息,不亞於當今的超級女生。

他甚至想拜見達官貴人時也是送上佳詞一篇,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簘鼓,吟賞煙霞。

何大人看完,當場喜暈,至於效應自不待言。

無論陰晴圓缺,生離死別,柳永概以詞訴之。

柳永是宋朝流行歌曲的創作者,每有新曲,無論娛樂歌手還是青樓妓女,爭相演唱,柳永當之無愧榮獲紅顏殺手稱號。

最後雖潦倒而逝,自有紅顏冬粉集資厚葬,真可謂來也精彩去也風光。

難怪有一位非英雄說,做人要做到柳永這個境界,死一千次也行。

不過,我倒是覺得柳永要再多來點陽剛之氣就好了。

所以我更崇拜女中豪傑王熙鳳。

娶妻當娶王熙鳳。

賈府這么大的一攤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幾百號人,一大堆事如同亂麻,要沒有王熙鳳,怎一個愁字了得?她憑藉其天才的管理能力,充當起賈府的總經理。

在別人明爭暗鬥偷雞摸狗之時,在別人爭風吃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之時,王熙鳳談笑間賈府服服帖帖,井井有條。

然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英雄已然無覓處。

抓住三位英雄不放,那是呆子。

我們應該是化英雄為力量,從英雄的一生中抽象出英雄的精華,忽略掉英雄的其它,古為今用,人為我用,天天用用,終成英雄。

【篇三】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我們從書中汲取知識,從書中感受友誼,感知生命的價值。

喜愛讀書的人,生活充實而有意義;不愛讀書的人,時間就從他的手指縫邊悄悄地溜走。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很有價值的書《兩個小八路》。

在看這本書以前,我就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它使老百姓流離失所,遭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但是,讀了這本書以後,又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1942年的春天,孫連長犧牲了。

他的兒子小通訊員孫大興悲痛萬分,發誓要為爸爸報仇。

在劉集行軍走懸崖時,孫大興因為懷念父親分心而受了傷,不能跟著部隊繼續戰鬥。

他和另一位小八路小武,被留在了劉集。

等傷好了以後,兩個小八路立刻進入戰鬥敵人來搶糧食,兩個小八路燒掉他們的糧食;敵人建炮樓,兩個小八路炸炮樓。

看到這裡,我覺得真解氣!可不幸的是孫大興又被敵人抓走了,我不禁為他的安危擔憂起來,幸好虎口脫險,化險為夷。

可是在最後,英勇的小八路為了將敵人帶進八路軍的埋伏圈,壯烈犧牲了。

讀完書後,我覺得很感動。

生活在戰爭年代的小朋友是多么英勇,讓我敬佩!八路軍戰士們在與敵人作戰時吃不飽飯,但還是堅強地與日本鬼子拼搏,就是為了成立新的中國,使老百姓有安定的生活。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他們是我心中的英雄!在讀的時候,我還體會到了什麼是憤怒,日本鬼子到處殺燒搶掠,不停地傷害到貧民百姓,老百姓也只能忍氣吞聲,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沒有能力治理好國家,保護好人民,國家落後就要挨打呀!而讓我驚愕的是那些在戰爭中犯下滔天罪行的甲級戰犯居然還被日本政府官員參拜,這簡直是是非不分的表現!

書中的故事是悲壯的,這更能讓我知道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知道生命可貴的價值。

現在,這樣的英雄也屢見不鮮在莫拉克颱風肆虐時,陳柱平、鍾偉良叔叔為了帶領老百姓撤離,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英勇殉職,但是滾滾洪流吞噬不掉他們的精神;在地震來襲時,與我同齡的林浩在危難之中鎮定勇敢,冒著生命危險救出的兩名同學。

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