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關於人物描寫的作文【三篇】

【篇一】

每當我站在陽台上,看著小區二期的那一棟棟樓房時,我的腦海里便想起了在二期工地幹活的一位工人——張叔叔。

張叔叔大概三十多歲,生活十分艱苦,是從農村來到柳州找工作時被聘到我們小區二期的工地里幹活的。你瞧!他的那一頭濃密烏黑的頭髮顯得多精神呀!方方正正的臉上有粗而彎的眉毛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下面是一個不是很挺起的鼻子,還有那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每天,張叔叔都會穿著一身非常樸素的衣服,乾乾淨淨的。見到誰都是先給一個咧嘴的微笑,讓人覺得他十分可親。而在工作上,張叔叔也是認真負責的。他從來不抱怨工地里吃的怎樣、穿的怎樣、住的怎樣,只是默默無聞的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的耕耘著。天天都數他開工最早、收工最晚,可在發工錢是他卻從不計較多少。張叔叔這種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使我十分敬佩、喜歡他。

記得有一次,媽媽到二期工地上找到張叔叔,請他為我們家再二期買的車庫埋水管。張叔叔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了,馬上提著工具箱向我家的車庫走去。可是此時天色已晚,媽媽想讓張叔叔明天再來埋水管。但張叔叔說什麼也不肯,硬是要現在動工,說是怕明天耽誤我們時間。媽媽無可奈何了,只好提著充飽電的充電燈,和張叔叔一起來到我家的車庫。在昏暗的充電燈下,張叔叔開始動工埋水管了。

他拿著笨重的鋤刀,一下一下的砸著堅硬的水泥地,試圖開鑿出一個坑。隨著時間的流逝,水泥地漸漸砸出了一個坑。但張叔叔卻已經精疲力竭了。他頭上滲出了細細的汗珠,幹了一天活的雙手已磨出了鮮血,可他全然不顧,仍然賣力的捶砸著。終於,那個坑足夠埋下水管了,張叔叔鬆了一口氣。然後,他拿出水管埋在地下,並嫻熟的把另一根管子和水管接起來。很快,一大堆工序就全部完成了。張叔叔打開水龍頭示範給媽媽看後,便整理好工具箱要走了。媽媽讓張叔叔去我們家吃飯,可張叔叔婉轉的拒絕了,頭也不回的背著工具箱走了。我望著張叔叔漸漸遠去的背影,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種敬佩之情,並愈加喜歡張叔叔了。最近,張叔叔還被評為工地了“工作模範”了!

現在,張叔叔在我們小區里已經算是個小有名氣“名人”了。人們只要一提起張叔叔,準會嘖嘖讚嘆,說他是個認真工作、樂於助人的好工人!

【篇二】

媽媽,一個多么偉大的人,她哺育了俺們,使我們健康成長,為了讓媽媽在生活中能輕鬆一些,俺要在媽媽生日來臨之際,為媽媽做一件事。

從小到大,都是媽媽不辭辛勞地把偶撫養長大。由於dad在外地工作,媽媽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到家又是做飯,又是做家務活,不懂事的我,還經常惹她生氣。每天早晨,她五點半便起床,做好早飯後把我叫醒,敦促我讀書,我讀完書,匆匆吃完香噴噴早飯,已經是七點半了,於是她氣喘吁吁地把我送到學校,無論寒冬還是酷暑,無論驕陽還是暴雨,從未間斷過,來到學校門口,她已是大汗淋漓,儘管這樣,她還不忘囑咐我,上課要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中午下班回家,無論工作再苦再累,仍然要為我做飯。為了調好我的胃口,每頓飯菜都用盡心思,色香味具全,讓我吃得開心可口。吃過飯又利用短短的午休時間乾起了家務活,拖地澆花洗衣服,所有的活她都包攬了。這段時間鬧流感,她還經常不忘把我的被子拿出去曬。晚上可算是媽媽最輕鬆的時候,於是她輔導起我的功課,我寫作業的速度很慢,每天都要寫得很遲,媽媽便在我疲倦時送上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還關切地問我的進度,每晚都陪著我直到熄燈。隨著時光的飛逝,我已經十三歲了,媽媽頭上星星點點的銀絲多了,媽媽把她那濃濃的愛給了我,使我在燦爛的陽光下幸福地健康成長,媽媽老了,她把那一頭烏黑的頭髮給了我,她把那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來陪伴我,她把那健康的體魄給了我,她把那......

媽媽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媽媽給我的愛不求回報,在媽媽生日來臨之際,我要為媽媽做一件事,我要給媽媽捶捶背,讓她感受這么多年來的辛苦沒有白費,讓她那憔悴的面容上增添一絲慰藉。我不但要為媽媽捶捶背,我還要鄭重地對媽媽說:媽媽,這么多年您為我付出了太多的青春和汗水,媽媽,您辛苦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兒子雖然偶爾會調皮,但媽媽為我無私的付出我時刻銘記在心,俺的身心健康地成長就是對您的回報。希望媽媽生活,永遠年輕!

【篇三】

留在我記憶深處的是一位修鞋老人,每當我走到上學的路上,他那瘦瘦的身軀,慈祥的面容就會出現在我的面前.

兩年前,在我上學路的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下,多出了一位瘦瘦的老人和一隻高高的、窄窄的木箱.每天早晨,這位老人便推著大箱咯吱咯吱地來到樹下,先從木箱裡掏出一隻帆布馬扎,再扳起縫線的機頭,然後將一張黃不黃,白不白的塑膠布展開鋪在地上,便等著顧客來光顧了.

這是一個面目和善的老人,他微黃的額頭上刻著幾道深深的皺紋,老花鏡後面的一雙眼睛微微向上,看上去總是笑眯眯的.老爺爺修鞋不只是態度好,收費低,而且修的鞋牢固結實.所以,人們都願意到他這裡來修鞋.

時間長了,我們就熟悉了.有時放學比較早,我總愛蹲在鞋攤旁看他修補鞋子,有時沒有什麼生意,他就叫我脫下鞋子讓他看看,或在鞋幫上粘上一塊橡皮,或在寫面上縫幾針,經他修的鞋又跟腳,又舒適.我要付錢時,他總是笑呵呵地說:“這是無償服務,要付錢等你掙了工資再說.”不久前,一個農村婦女急匆匆地趕來,蹺起右腳,布鞋的鞋面與鞋底幾乎分了家,老爺爺接過鞋,一針一針縫了起來,鞋子補好後這位大嫂看了看,可在付錢的時候發現錢包不見了,急得鼻尖上都滲出了汗珠.

老人一問,方知她家離這裡百十里地,不但修鞋的錢付不出,就連回家的路費也沒有了.老人看著她著急的樣子,從身上摸出兩張十元的鈔票遞過去說:“這點錢,你拿去吧,以後出門當心點.”大嫂連忙擺手:“這怎么行?不收修鞋的錢,我已經很過意不去了,哪能再要你的錢?”老人爽朗地笑著說:“人出門在外,總會有難處,互相幫忙,總是應該的,你就別推辭了.”大嫂收下錢激動地說:“您真是個好人,下次進城一定把錢還給你.”老人笑了笑說:“你快趕路吧!這點錢就別放在心上了.”

一晃幾天過去了,都不見老人.有一天,我意外地碰到了給他送飯的女孩,左臂上套著黑紗,我過去詢問,得知老人已經去世兩天了.吃過午飯,我突然看到一個婦女提著一籃雞蛋在向過路人打聽著什麼,我仔細一看,這不是上次丟了錢的大嫂嗎?剎那間,老爺爺和善的面容又出現在我的面前.在淚光中,仿佛又看到了老人那瘦削的身影,以及圍著他修鞋的一個個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