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高中生給自己上開學第一課:溫習紅色經典

【篇一】

從小說、電影到話劇,承載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青春之歌》這齣紅色經典在老一輩人中可謂家戶喻曉。1958年,楊沫的小說版《青春之歌》率先面世,講述從“九?一八”到“一二?九”時期(1931-1935),以女主人公林道靜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拯救祖國和人民,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故事。由於小說人物塑造活脫生動、性格鮮明,被迅速改編成電影。1959年,由謝芳、秦怡主演的電影版《青春之歌》上映,更是深深影響了那一代人,這其中就包括國家一級演員、此次作品的總監製田水。

圖片說明:扮演林道靜的是上外附中高二學生謝一齊。

“我跟他們(00後演員)差著輩兒呢。”在田水看來,《青春之歌》是屬於她們那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但不妨礙它對新時代年輕演員、觀眾依然有吸引力。

青春的故事或許不同,但青春的核心不免相似。劇中女主人公林道靜的扮演者,來自上外附中的謝一齊對田水的話頗有同感。“從劇中學習到知識青年為國家命運奮鬥的精神。新時代,國家的發展,也與青年人的奮鬥密不可分。”謝一齊作為一個從未接受過專業演員培訓的“新人”,一個高二學生,感受《青春之歌》最核心的思想內涵是“奮鬥精神”。

這個認識,在《青春之歌》復排導演馬遠心裡也同樣成立。“無奮鬥,不青春。”馬遠曾經在給演員排練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馬遠也反覆提到這句話。

而這群“00後”孩子的“精神”也*了馬遠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他們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吸收馬遠所傳授的,他們也不斷發問、質疑,再內化於心。更可貴的是,他們創造、改變、革新。“畢業歌不用聲樂老師指導,自己唱;我的舞台設計稿他們幫著畫;劇組宣發的T恤自己設計。”馬遠從這些驚喜中緬懷青春。

紅色經典的現代意義:溫故而知新

談起選擇這齣戲的初衷,馬遠給出的理由非常質樸——“這或許不是最賣座的,但一定是最適合成長階段年輕人的”。這齣紅色經典與虹口的文化氣質也不謀而合。馬遠認為,《青春之歌》的衍生意義能與現下的社會問題有機契合,由高中年齡階段的學生來演繹最為合適。謝一齊也說,親身演繹相比“紙上得來”要深刻得多。當然,這種深刻透過表演,感動著更多的人。

謝一齊的家人、同學是首批觀眾之一,她的爺爺奶奶看著孫女在台上演出幾度哽咽,激動地說不出話。他們為孩子終於“長大了”而高興,也為找回自己的青春而歡喜。而謝一齊的同學們除了感動,還在重溫歷史。他們對扮演日本軍官的配角演員大為讚賞。通過劇中人物,他們刷新認知:“原來日本不僅是一個出產動漫的國度,還曾經在歷扮演過如此不光彩的角色。”

在學生觀眾之中,引發這樣的反響、思考,正是虹口區教育部門所期盼的。從20xx年開始,虹口區推出“彩虹計畫——人文涵養”項目,讓戲劇走進校園,增加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紅色文化”劇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區高中生們的“開學第一課”從教室延伸到劇場,也成為高中生美育課程的全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