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在平凡中閃光

師德在平凡中閃光泉州師範學院附屬豐澤國小陳敏從古至今,在歷史長河中流淌了中國五千多年悠久的歷史,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神聖的大國經歷了太多的滄桑,一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它的兒女從不向困難低頭,為了祖國的安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臉上流著淚,心中滴著雪。古往今來,英雄們的壯舉譜寫了一曲曲悲歌,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然而,這都是在表達一個簡單而樸素的信念:“國家昌盛,匹夫有則”。一個國家是否昌盛與興衰,其主要因素決定於“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如何使祖國花朵成為將來的祖國棟樑,這個重擔就壓在教師的身上。共所周知,中國有尊師重道的傳統,有所謂“無地君親師”之說,教師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大概就是因為他們不僅是人類掌握知識,開發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而且既是“經師”,又是“人師”。也正是如此,才會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死乾”這首詩生動描繪出當今教師這一行的真實寫照。教師這一行既是神聖的,又是祟高的;既是無私的,又是艱辛的;那裡面包含著所有對自己工作盡心盡力教師的汗血與艱辛。平凡之中見偉大,普通之中見崇高,細微之處見真情,危難之時見精神。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正是如此,有人把這世界上最美麗的花環獻給老師,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中國第21個教師節的主題是“愛與責任”,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同志提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愛是無形的力量,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靈魂。多年以後,在細細的品味中,我發現這一個簡單的“愛”字包含著許多複雜的內容。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思想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要用愛心去澆灌每一株幼苗,把他們培育成參天大樹再去為更多的幼苗遮風擋雨;要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結合我本人XX年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經歷,談談我對“教師”這兩個字的理解與認識:  一、樂教勤業,無私奉獻是教書育人的根本教師並不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都是置身於現實生活中,置身於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守身如玉”“一塵不染”,敬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教師是個清貧的職業,工作辛苦,報酬微薄,職業要求近乎苛刻,曾使很多人望而卻步。而我從選擇從事教師這一行的那一刻起,就樹立了為之奮鬥終身的信念。“教師曾使幾千人擺脫了愚昧,這可是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我已很知足了!”正是在像父親一樣的老前輩的言傳身教中,我從小就對教師這一職業充滿了嚮往與憧憬。從踏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多少次暮鼓晨鐘,多少個不眠之夜,我的心都與學生們拴在了一起。哪個學生有進步,哪個學生思想有滑坡,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關心教育學生,也就失去了時空界限。作為教師,我又能說什麼呢?因為,教書育人,就意味著勤勉,意味著奉獻。二、銳意進取,科學施教是教師愛崗敬業的主要表現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輕鬆、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學會創造、構建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愛崗敬業的教師,不會滿足於僅僅依靠經驗教育人,他會著力總結教育規律,發現並按教育規律的要求科學施教。我認為“育人”應該放在“教書”之前,作為一名教師,應寓德育於學科教學之中,正是因為我把對學生思想品德培養和文化素養的培養結合起來,才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生機和活力,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學會做人。只有學生不斷的積極參與,以自己感性之軀的各種感官理性地去觸摸、去品味、去探究,用自己的生命和最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去建構人生歷程,讓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提高他們掌握知識技能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有無數個教師就在這行業中履行著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他們是平凡的,但他們那種在平凡崗位上無私的貢獻著自已的青春,揮撒著自己的汗水,無私地把知識傳授給我們將來的希望,讓祖國昌盛在他們當中延續下去。請用責任喚起我們的愛心,讓我們用愛與責任融鑄不朽的師魂!我要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的工作,我會把愛與責任牢記心間,會把無私的愛和無限的責任奉獻給我的學生和我所鍾愛的事業!親愛的同事們,讓我們一同攜起手來用愛心教會學生擔起責任,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