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

尊敬的父老鄉親和親朋好友:我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老人家生於1929年2月14日,病逝於XX年6月3日,享年80歲。

今夜,她的不肖子孫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裡設壇布儀為她老人家送行。首先要向各位父老鄉親說聲對不起,由於本人無德無能,以前也沒有給大家幫過啥忙,只所以大家能來,都是父母積德行善的結果。這一點也可從眾多弔唁者的悲傷表情和眼淚中得到驗證。對此,我代表我們全家表示衷心地感謝!(深鞠躬。)

當母親來到我們李家時,爺爺已經去世。她老人家和父親一起,既要孝敬雙目失明的婆婆,又要養育我們姊妹3人。她老人家孝敬雙目失明的婆婆20多年,從未高聲呵斥過一聲。她從未抱怨過兒子的醜陋和無知,再不聽話沒有罵過,再調皮沒有打過。記得我九歲時,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為了把我背到鄰村的醫院去救治,45度、1000米長的高坡,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爬上去的?她總能把粗米淡飯做得香甜可口,總能把土布家衣縫製得合身得體。她和父親一起,總能把並不富裕的家庭打點得溫馨明媚。再好的酒菜香不過媽媽的家常便飯,再好的時尚服裝,暖不過媽媽縫製的布衫布褲。啊,媽呀,我們再也享受不到您老人家做的家常便飯了,再也穿不上您老人家縫的土布家衣了。您還能睜開眼睛看上我們一眼嗎?

兩年後,外婆因病去世,當時大姨母10歲,舅父年僅兩歲。母親除了勸慰外爺外,還要照看她的弟妹。母親用勤勞和智慧,使兩個具有相似命運但不大完整的家庭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悲劇,其間的艱辛一言難盡。嘲笑和挖苦,白眼和歧視,還有數不清的縫縫補補和洗洗涮涮。

我的母親是一位勤勞的母親,生產隊的土地里有她耕作的汗水。我曾親眼看到她老人家在務棉花時昏到在地里,這塊地即將成為她永久的長眠之地。我的母親是一位善良的母親,她以鄰為友,與人為善。無論老人、娃娃,她都以誠相待、和睦相處。溫順、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些中華婦女的傳統美德都在她老人家的身上得到了體現。她寧肯自己吃虧,也要把方便留給別人。

我的母親是一位聖潔的母親,一般母親只要躺下,就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奶水送到孩兒的嘴裡。可我的母親每天晚上要起來無數次,她不能躺下,只能是站著、坐著,甚至是跪著,才能把乳汁送進我和妹妹的口中。我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以助人為樂,以幫人為榮。當別人遭遇不幸時,她總能好心勸慰,盡力幫濟。從媽媽身上我得到的愛最多,其次是妹妹,最後是姐姐。這種依靠大愛撐起的母愛,遠遠超越了依靠血緣關係所建立的傳統母愛,這種大愛令我和妹妹將永世難忘。媽,如果您老人家願意,我們下一輩子還想當您的兒女。

我的母親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從89年7月患病至今,她老人家表現得異常地堅毅和剛強,她沒有叫過疼,也沒有向我們提出什麼要求。飯可口了多吃點,不可口了少吃點,從未對兒女兒媳有過責難。媽,兒子和女婿再也不能給您端茶餵飯了,兒媳和女兒再也不能給您穿衣捶背了。您老人家一路走好,今夜我們給您送行了。語言表達不盡兒女的思母之情,眼淚、悲痛,照樣衷腸難訴。

在我母親生病其間,舅父舅母和二姨母等眾多親戚,經常看望和安慰她老人家,有效減輕了她老人家的病痛。在我母親生病其間,曾經有6位保姆先後照看過她老人家,她們為我母親穿衣餵飯,接屎擦尿,替我們感恩盡孝。對此,我代表我們全家,對所有的親朋好友和這6位保姆表示衷心地感謝!(磕3個頭。)

母親,請放心,晚輩今後一定會繼續照顧好年邁的老父親,讓他老人家不會因為失去您而感到孤獨、寂寞和傷心。媽,您老人家安息吧!我們雖然無法挽留您的生命,但我們一定會努力爭取繼承您老人家身上的傳統美德,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把您的愛永遠傳遞下去。 簡評: 母親如一棵大樹,在耗盡了她畢生的心血後倒下了,在她倒下的地方出現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他們的每一片樹葉與母親的有著驚人的相似----清晰的莖脈布滿了心形的葉面。只是他們的葉尖時常掛著淚珠,如母親生前時常掛滿汗水的額頭,又像母親眼中永遠蕩漾的慈愛,在每一個清晨和傍晚,淚珠含著思念滑向母親住的地方——子孫們心底,在那裡有一棵永遠蒼翠吐芳的大樹,她的名字叫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