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著我的那頂光環……

引領著我的那頂光環……

嘉贇

“中國只要有100個陳景潤就不得了了。”鄧小平爺爺說。

陳景潤,一位名副其實的數學王子,一個多么響亮的名字!他創造了距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1+1)僅一步之遙的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1+2)的偉大輝煌。陳景潤的這一成果猶如一枚光芒四射的光環,照耀著數學的天空,震驚了數學王國。

要有“100個陳景潤”,更重要的是要有他的精神。

從小,我爸爸就一直用陳景潤的精神鼓勵著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我對陳景潤的光輝事跡逐漸有了更深的感悟。——數學皇冠的光芒總在我的腦海中熠熠生輝。

有一次,年輕的陳景潤在看數學家華羅庚寫的書時,發現一個小數點標錯了位置。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寫信給華羅庚並提出看法。華羅庚看過信後,覺得這個人很有發展潛能,便在回信中提出要陳景潤到北京學習。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使他走上了通向數學巔峰的大道。從此,他更加勤奮鑽研,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數學家。他就是這樣的嚴謹,而且敢向當時數學界的權威質疑。“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時,我遇到一道判斷題,那 時我與老師意見不一致,經過我與老師的反覆討論後,老師接受了我的看法,並對我大加讚賞。從此我就養成這種學習態度,而我也對“嚴謹”的深刻內涵有了更深的認識。嚴謹是通向科學巔峰的成功之路, “敬細以遠大”,不積涓流,何以成江河?

再看看陳景潤是如何學習的。他痴迷科學,有一次他竟然在全神貫注思考問題時撞到了樹,他卻喃喃自語地說:“樹怎么撞到了我?”他沉浸在數學符號的海洋中到了入迷的境界。有時候,在圖書館,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叫“下班了”,但全神貫注看書的他卻啥也沒聽見,等他發現門已被鎖時,竟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不知飢餓、不覺疲倦地重新回到了書堆中去了。這種對科學痴迷的態度無不令人欽佩。這種精神就是他駛向成功彼岸的風帆,也是對我們學習上的啟迪。記得我以前總喜歡邊聽英語口語邊看電視節目。這樣就像一個耳朵進,另一個耳朵出,一點兒也沒進入大腦記憶。一到英語考試,才有幾許慌亂,成績當然不突出了。經過爸爸的引導,我實踐著陳景潤“專心致志”的精神,英語成績自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習上,人人要都有這種精神,還愁成績不會有飛躍性的進步嗎? 

那么,陳景潤有如此輝煌的成就,靠的是什麼?外國科學家為了證明“哥徳巴赫猜想之1+3”,用的是高速電子計算機,那陳景潤用的是什麼呢?大家可能都認為是高科技設備。那就錯了,他完全靠自己運算,竟寫出了厚達200多頁的論文。它的工作室也只是六平方米的小屋,一捆捆的稿紙從屋中探頭探腦地露出臉來;只有四葉暖氣片的暖氣機上放著一隻飯盒,一堆藥瓶,連一個矮凳子都沒有。他就是借著一盞煤油燈的微弱燈光,伏在硬梆梆的床上,用一支筆,以驚人的毅力,得出舉世震驚的“陳氏定理”。在這艱難的環境中,這間僅六平方米的極簡陋的小屋就好比他駛向成功彼岸的小船;照耀著數學的天空,震驚了數學王國的耀眼的光環就是在這小屋發出的!這樣的成功使所有海內外數學家都驚嘆不已。美國著名數學家曾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比當時要好很多,要珍惜現在的良好條件,更努力地學習。但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堅強的毅力與拼搏精神,一個人只要有毅力與拼搏精神,任何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就拿我練字的例子來說吧。我原先的書寫是不過關的,老師說豈能讓它拖我的“後腿”?在我練字時,天天都得練400個字。一進屋,就關門埋頭苦練,每字工工整整,一練就是幾個小時。有時湧上心頭的苦勁兒讓我想打退堂鼓;最終“堅持就是勝利”的念頭支撐著我繼續練字。現在我的書寫突飛猛進。它是堅持不懈後的結晶,是對我的最大獎賞。

在我心中,早就樹立起了陳景潤的精神豐碑。凡事都得嚴謹、專心並有堅強的毅力成了我成長的不竭動力。從中,我嘗到了收穫的喜悅。連續幾個學期我都被學校評為“學科全優生”;今年,我又被評為“省優秀班隊幹部”。當然,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還是遨遊數學王國。我的書房充滿著書香,一進書房我就一頭扎進書堆里,一個勁兒地啃著。有一次,學校舉行“游賞鼓浪嶼海底世界”的秋遊活動,我的背包里除了一些食品就只剩下數學書。與大家盡情歡笑之餘的閒暇時刻,我卻在書海中遨遊;在歸途中,與數學老師探討著數學難題……

是啊,我夢想著,我和一群群數學領域的新生力量,在陳景潤輝煌光環的引領下,正不懈地攀登著這個王國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