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嘗試國中作文三篇

篇一

世上的技術很多種,但都不是生來就會的,要經過“嘗試”和“學”才能掌握。

8歲那年的冬天,我們去金佛山旅遊。金佛山上正下著鵝毛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都銀裝素裹。我第一次看到雪,很是興奮,壓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心裡更想快點去滑雪。

我們終於來到了滑雪場。爸爸給我租了雪杖、滑雪鞋、滑雪板。我立刻穿上了滑雪鞋,哇,怎么這么重,這下寸步難行了。這時,教練把滑雪板安在了滑雪鞋上。我試著由雪杖撐了一撐,結果腳下一滑,我住後一仰,摔了個“四腳朝天”。這時,老爸開口了:“身子往前傾,才不容易摔跤。”我試著往前傾,再用雪杖撐一下,不料傾斜過度,“咚“的一下摔了個“豬拱雪。”老爸過來扶住我,我再嘗試了幾次,總算掌握了方法。我立刻滑到一個雪坡上,“呼”的一聲從上面滑下來,正巧另一個人滑了過來,我立刻急剎車,總算沒撞上。我正準備轉移,雪坡上有一個人向我滑來,這下我可沒準備,我決定滑開,可我的滑雪板在關鍵時刻競然“感冒”了。我費盡力氣都沒滑動。“滑雪禍”發生了,我們倆都被撞倒在地。我站起來查看滑雪板,沒有問題啊!看來是技術不佳的問題。我這個初學者看來還需訓練啊!

這次嘗試滑雪我真快樂。

篇二

“哈哈,華思齊,你做的再生紙太難看了,哈哈……”媽媽笑著說。我聽了卻不以為然,這是為什麼呢?嗨,我的嘗試是多么有趣,耐心聽我講一講吧!

上周六,我正在看一本科技書,我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一章關於:做再生紙的方法。我忍不住想要自己動手做一做。於是,我就按照書上的指示準備了幾張餐巾紙、找來一些廢報紙,請出一瓶花露水小姐,還有一個塑膠桶,當然少不了一塊墊板呢!

準備工作就緒,只欠東風嘍!我先把餐巾紙撕成小碎片,再在塑膠桶里裝上一些水。我把碎片放入水中,攪啊攪啊,碎片變成了“紙漿”。我剛想把紙漿里的紙撈上來,就被一個難題困擾住了:紙漿里的紙太稀了,根本撈不上來。我想:怎么辦呢?這時一個聲音解開了我的難題。“你在乾什麼呀?”我抬頭一看,是媽媽。“我在做再生紙,可是我搗的紙漿過於稀了。”“那就再加些廢報紙啊。”對啊,媽媽的這句話提醒了我,我連忙把廢報紙撕成了碎片,如雪花似的,把它放入水中攪拌。猶如一位造紙工人一樣,多么認真!我把浸濕的紙撈上來,順眼看到了那一瓶花露水,花露水是用來加香味的,心想:糟了!忘加香味了!我只得再一次加水,加完了香味,我再一次把紙泥撈上來,把撈上來的紙泥小心翼翼地放到墊板上。我發現水分還是過多。我就用手用力擠。頓時,紙泥變成了“陶泥”,我只得把它撕成一個個小塊,一塊一塊地粘。粘完以後,看著自己“凹凹凸凸”的再生紙,把它放到陽台上面曬,我忍不住笑了,仿佛是在笑自己的細心勁!

一天后,我到陽台上看我晾的再生紙,它已經幹了。媽媽看到了,哈哈大笑,一邊笑還一邊說:“太醜了,太醜了。”我聽了認真地回答:“醜有什麼關係?牢固就好。”我舉起再生紙,“啪”的一聲,再生紙斷成了兩截。

雖然這次我做再生紙沒有成功,但是我還是覺得很有趣。因為我學會了做再生紙,大膽的嘗試使我感到快樂而有趣。等我長大了,一定要造出更好的再生紙,為節能環保做貢獻!

篇三

嘗試就像是一個個腳印,只有一次次的嘗試,一個個的腳印,才能踏出一條大道,引你走向成功。然而,嘗試也有豐富的一面:有的會讓你念念不忘;有的會讓你膽戰心驚;也有的會讓你受益匪淺。

這天,我正在收拾書包,從一本書里掉出了你張紙:

《兩個小燈籠》

晚上,總會有兩個小燈籠

來到我的床前,

看我入睡,看我醒來

有一天,我終於知道了那是誰

是她——我的媽媽!

喔,這是我四年級時便的小詩。扔了吧,怪可惜的;留著吧,占地方。這事,爸爸走過來,:“為什麼不寫本書呢?”對呀!編書!

我想找出畫筆,在紙上用藍筆寫了幾個大字《我是小詩人》,我用翠綠色筆畫了一張大荷葉,又用紅色筆花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書面成功!看起來還不錯!

接著,我開始了編寫工作。這可難住了我,這么多零零散散的小詩,怎么排序呀!我只有向老爸、老媽求助。還是爸爸高明,可以給詩分類別。這樣,寫母愛的一類,讓保護環境的一類,寫物的一類……這樣看起來就整齊多了。經過一個下午的努力奮鬥,一本《我是小詩人》出版嘍!

通過這一次新穎、有趣的嘗試,我還創作了一本《散文集》呢!

我一定要繼續努力,發表、製作更多的作文、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