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隨著時間的腳步,暑假如期而至了,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呢?古有賢人曾說過:“讀萬卷書,行千里路。”

加上媽媽好久沒回娘家了,我們便來到山東單縣的姥姥家。

姥姥家地處平原地帶,到處是鬱鬱蔥蔥的莊稼,有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等,一望無際的綠色使人心曠神怡。身處大自然之中,感覺天十分湛藍,地十分寬廣,連空氣也變得那么清新。午睡的時候,窗外傳來陣陣知了的叫聲。炎熱的天氣,本就使人煩悶,再加上知了聲嘶力竭地叫,讓我心情大打折扣,坐起來說了一句:“討厭的知了聲,真煩人。”這句話正好被在我家號稱“百科全書”爸爸聽見了,他笑著對我說:“卉卉,你錯了。”

“什麼?我錯了。知了影響我的午睡,我埋怨了兩句,還我錯了?”我像個連珠炮一樣不斷地反駁著,爸爸依然微笑著對我說:“那是你不了解知了,如果深入了解了,說不定你還會喜歡上它呢!”一聽這話我頓時來了精神,拉著爸爸的手撒嬌地說:“親愛的爸爸,您就給我講講吧!”“好,那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講給你聽吧!”爸爸爽快的答應了。

“知了又稱為蟬,成語中的‘金蟬脫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指的都是知了。當成年知了把卵下在大樹的枝幹上,隨著秋風驟起,幼卵會隨著樹枝飄落到地下。這時卵會孵化成幼蟲,幼蟲便會在土質鬆軟的地方深鑽下去。蟬的幼蟲埋在地下短則兩三載,多則幾十年,吸取大地的營養。蟬一生要經過五次蛻皮,有四次是在地下完成的,當蛻完第四次皮的幼蟲就等待時機破土而出了。一般是在每年夏至到大暑這一段時間,是蟬幼蟲出土的高峰期。一旦時機成熟,幼蟲便從鬆軟的土地里鑽出來,爬到樹幹或草尖上蛻變為蟬,這就是蟬的第五次蛻皮。知了的蛻變時間一般是在晚上9點到11點和凌晨2點至4點之間,蛻變過程需要2—3個小時。成蟲飛走後,留下的是一層淺黃色的蟬殼,它還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藥呢!而成蟲的壽命卻極其短暫,一到夏末秋初,霜降之時,知了便紛紛落地而亡了。”

我如痴如醉地聽著爸爸娓娓道來,如數家珍,真是不佩服他都不行。當爸爸在受到我吹捧之後,淡然一笑:“卉卉,其實你也可以的。因為生活當中處處有學問,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了。”

爸爸接著說:“蟬的幼蟲在當地又被叫做知了猴。它性寒味香、營養豐富,經過巧手烹飪,成為很多地方時髦的美食佳肴呢!而捉知了猴更是別有一番情趣。”說到這,爸爸突然對我說:“卉卉,我們來得正是時候,天黑後我帶你去捉知了猴。”我一聽,歡呼雀躍不止。

轉眼之間,夜幕降臨了。我們一家三口拿著捕捉知了猴的工具:手電筒,一根細而長的竹竿和一個小桶出發了。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片漆黑,除了不遠處傳來斷斷續續地蛙叫蟬鳴之聲以外,到處萬籟俱寂。走了大約十分鐘以後,爸爸說了一聲:“到了。”我停下腳步打著手電筒四處打量了一番,發現我們身處在一片樹林之中。向遠望去到處是手電筒的光芒,星星點點,數不勝數,宛如天上的銀河落入人間。這時是晚上8點左右,正是捕知了猴的最佳時間,呼朋喚友之聲此起彼伏,景象熱鬧非凡。順著燈光我也開始捕捉了,不一會兒,我發現了目標——知了猴。它全身只有兩三厘米,呈咖啡色,善於爬行,身上有一層堅硬的殼,身體最前面有一雙很大的鉗子,是用來挖土和爬樹的。第一次我不敢捉它,連觸摸的勇氣都沒有,每當發現目標,不是喊媽媽來幫忙,就是喊爸爸來捕捉。看著他們嫻熟地捉著知了猴,我也開始嘗試著捉它,別看知了猴樣子可怕,但畢竟是幼蟲,沒什麼抵抗能力。不多時我也敢捉知了猴了,而且捉的數量還不少呢!

第二天姥姥把知了猴用開水燙了一下,晾乾後用沸油一炸,知了猴變得黃燦燦的十分誘人,我壯著膽子吃了一個,香酥可口,好吃極了!由此看來,知了全身都是寶,知了猴可以吃,蟬殼可以入藥,成年知了為炎熱的夏天增添了生機勃勃地活力。

經過這次鄉村旅遊,我不僅認識了許多莊稼,更身臨其境地感受了蟬的一生。當再聽到“知了,知了……”這個曾經令我討厭的聲音時,我陶醉了。因為這聲音讓我百聽不厭,知了的壽命只有一個夏季這么長,而它卻將激情活力完全獻給了大自然,我一邊陶醉於知了不懈的歌聲,一邊感到它們對大自然無盡的熱愛和無私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