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嘴溜嗎?

同學們你們會說饒口令嗎?肯定會了,最簡單的就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你們聽過這首由民族特色的《中國話》嗎?今天我在作文班就聽了這首《中國話》。《中國話》中有一些繞口令。我們作文班就來說一說。看看誰的嘴皮子更溜一些。

老師讓我們想想自己知道的繞口令。我們說了好多,老師選了一些好玩的寫了下來。

我津津有味的聽著《中國話》這道歌,我聽了一首我最喜歡的繞口令,我興致勃勃的說起來:

“扁擔長,板凳寬。

扁擔要綁在板凳上,

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究竟是板凳寬還是扁擔長”。

我覺得自己說的很溜,可實際上不是的,老師聽完就笑了:“這是個板凳派的,把扁擔都說成了板凳了”。

我聽了不好意思的坐了下來,我害羞的臉都紅了,真煩人!我自己怎么沒有感覺呢,不過我還是說的挺溜的。我心裡暗暗的想著。老師請人來讀,我還是大膽的站了起來,我們組也十分同意讓我來讀。

我站了起來,我心裡默默地說著。到我了,我特意把繞口令說慢了一點,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嘴似的。還是把“扁擔”說成了“扁凳”。我後面說的時候就更慢了。我拿著本子“慢慢悠悠”的說。同學們聽了一陣大笑。我一下羞紅了臉,只想說完以後馬上坐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快速說完,就羞羞地坐下了。我還是沖我同位做了個鬼臉。我的意思是:真不好意思,說的那爛。不過我聽了別人說的速度也不咋地,我有了些安慰。第三組的代表楊琪琛,他一開始說的也挺好。他一邊說一邊看看老師的眼神,是一種擔心,也是試探。他想從老師的表情中,感覺自己讀的好不好。當他讀的有點結巴時,就看老師。我們紛紛大笑,他變的更加吞吞吐吐了。但他還是結結巴巴的讀完了。這個靦腆的小姑娘,羞紅了臉。

還有其他組的人,都有些小錯誤。後來我們一邊笑,一邊和老師把我們的一些“口誤”給總結起來。

我們在下面一邊嘰嘰咕咕的說著,看我們說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我們說著說著就不由自主的笑了。我們也爭先恐後的搶著說。但說過來,說過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錯誤,因為這個十分好說。後來我們把錯誤分成三大“病”。第一個“病人”是“扁擔病”。病狀是:把“板凳”說成“扁擔”。如:“扁擔寬,扁擔長。”可好玩了,像我就是“扁擔病人”告訴你呀,自己讀的時候是一點感覺都沒有的喔。看,第二位“病人”來了,他的“病狀”和上一位“病人”截然相反。他呀,是把“扁擔”說成“板凳”。如:“板凳寬,板凳長”。所以是“板凳病”。又來了一個“病人”,他的“病”是一種“混合病”。把“扁擔”改成“扁凳”;“板凳”改成“板擔”。可好玩,這是個結合體。我看著我們的“毛病”,就不由自主的笑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這時,張恆一給我們出了一個簡單易說的繞口令。

“橋上吊刀子,

刀子倒著吊。”

我們紛紛嘰嘰喳喳讀起來,像幾隻小麻雀在叫。老師請人來讀時,大家都躍躍欲試,你爭我搶,一比高下。

當每組的氣勢都掉了一半。這個繞口令太簡單了,太簡單了,大家讀的是滔滔不絕啊。可是有點錯誤也是難免的嘛。我們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出來呢。“刀子倒著倒”。仔細想想還是個笑話呢,不禁哈哈大笑,一邊笑一邊學呢。

老師笑一會兒,說:“我給你們出個繞口令吧。”

老師在黑板上寫,我們越讀越結巴,總是欲言又止。為什麼?

因為難讀了!看:

化肥會揮發

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黑化肥發灰會揮發,

灰化肥發揮會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