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看巨變

小眼看巨變

30年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的春風卻早已吹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萬里神州舊貌換新顏,變化翻天覆地。

就將目光鎖定我們居住的溧水小城吧,讓我們細細端詳,細細思量。

首先來說說街道房屋吧。我們住的小城原來只有兩條主要街道,一條是通濟街,另一條是中大街。當時的通濟街可不繁華,地面連水泥路都不是,街道兩旁又矮又小的瓦房或木屋,破舊不堪,排列亂七八糟,也不整齊。而現在,真是大不相同了,城區改造的面積越來越大,街道多得數不勝數,到處林立著高樓大廈,而且經歷了四川地震後,房屋都是抗震的。我們的小城不僅房屋街道漂亮,夜景也漂亮,特別是節日,一幢幢樓房在夜晚閃爍起霓虹燈,彩色的燈光無處不有,成了一個美麗歡樂的不夜城,一點不比大城市差。

我們的校園變化也不小,原來雜草叢生的操場,現在變成了人工草坪,還添加了塑膠跑道、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教室內改進更是大,原來的木課桌,有大有小,有的黑有的黃,木頭的紋路也留在上面,還被刻得亂七八糟,字都沒辦法寫。而現在的課桌椅又乾淨又整齊,教室內也很寬敞,椅子也改成了單人獨坐。另外,電風扇、電燈、瓷磚、門、都變得更現代化了,門從木門變成了結實、安全的防盜門,電腦室、音樂室、圖書室、一應俱全,每個教室都配置了多媒體··········

再說說我們的家庭吧。我們家原來的交通工具已由人力腳踏車到電動機車,現在已變為四個輪子的小汽車,而且爸爸媽媽一一人輛,住房也由小套房換成了二層樓的別墅。家用器具改變也很大,收音機換成了多功能的,電風扇換成了電子的,微波爐換成了電腦控制的··········不僅我們家如此,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大社會在進步,小家庭也在改變。

物不“是”,人也“非”了。小城的人們變得更文明了,懂得了更多的文明禮儀;更多的人會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各種公德;更多的人開始習慣說國語,言語裡不再夾雜著污言穢語;人們不再只是想著吃飽飯,穿暖衣,如今都在琢磨著多存些存款、出去旅遊度假、建新房購新車··········

改革開放30年,神州大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祖國處處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繁榮昌盛的景象。改革開放的政策,富了人民,強了國家。

簡評:小視野發現了大變化,以小見大,烘托出祖國的滄桑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