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年

品  味  年

百家湖國小四(4)班 吳雙

我的老家是一個小山村。那裡濃濃的年味常常讓人回味。

每當過年的時候,幾乎家家都要做年糕、吃年糕。年糕用米粉做的,剛剛出鍋的年糕最好吃,軟軟地,黏黏的,冒著熱氣,可誘人了,每次我都急不可待的吃上一兩塊,要不是大人說吃多了不容易消化,我還能再吃上一兩塊。爸爸說他小時候是很少吃到年糕的。不過,我倒是挺有口福的,爺爺家每年都做許多年糕,能吃到正月十五。

大年三十的下午,爸爸和我還要貼春聯,紅錢,福字。春聯是爸爸在街上買的,看上去金光閃閃,福字要貼在門頭上並且要倒著貼。我問爸爸為什麼要倒貼福字,他說是表示福氣到了的意思,真沒想到這過年的規矩倒是挺多。貼完對聯,家裡立刻就有一種喜慶的氣氛。

大年三十,當然還要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大家聚在一起,吃上一頓,這象徵著團圓的意思。吃飯前要放炮仗,聽爸爸說這叫“閉門炮”,象徵著這一年要結束了。而在正月初一早晨放的炮仗叫“開門炮”,寓意是新的一年開始了。

我最盼望的就是爸爸媽媽給壓歲錢。一吃過年夜飯,我就會調皮的跟爸爸媽媽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自然紅包很快就到手了,每年我都有一兩千元的紅包。

有一次,我問爸爸“你們小時候的壓歲錢有多少?”

“一般就幾塊錢。”

“怎么可能?”

“本來就是。”

我聽了心裡想:30年前爸爸5、6歲時的條件和現在簡直無法相比。

真心希望我們的美好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