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錯別字挑戰

前幾天,我們班的潘老師剛給同學設立了一個“最佳創新”獎每當同學們一提起這件事,我們就哭笑不得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那天上語文課時,潘老師繃著臉走向講台。正當我猜疑之際,潘老師突然來了一個“陰轉晴”。笑著,總一個勁地挎某某同學很聰明,都可以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甘拜下風”了。每次改到他們的作業時,老師總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老師的這番話使我有點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但是由於摸不透潘老師的用意,我只好“靜觀其變”,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這是,老師停住了話語,拿出一塊小黑板叫我們讀。剛開始我們讀得還好好的,但是才讀不到一半,全班同學就哄堂大笑了。仔細一看,上面全是錯別字或是用詞不當的。居然連“鮮艷的大雨”“鮮艷的牛奶”都有。最“偉大”的就要數陸振鍾同學發明的“婆婆起舞”了,逗的大家捧腹大笑。

笑完後,許多同學都啞口無言了,因為他們的錯別字以在其中,就連我也不例外。

通過這節課,我想,我們國家的文字是歷史悠久,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文字,每一個字都有它的意思。我們想要維護它的純潔性,就要向錯別字挑戰,才能把它更好地用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