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一個像媽媽一樣的了不起的小女孩

我媽媽原在宏源證券公司煙臺分部就職,因為業績考核優秀,公司決定調媽媽到北京總部工作。於XX年2月,在我剛剛入學半年的時候,媽媽就調往北京了。此後,我就住在姥姥、姥爺家,主要在姥姥、姥爺的呵護下學習和生活。回想當時我才剛剛六歲,就要與媽媽長時間分別了,我心中是多么捨不得媽媽離開呀!

在最初分開的日子裡,我常常從睡夢中哭醒找媽媽。因此,我姥姥、姥爺就經常給我講起媽媽小時候為支持姥姥、姥爺工作而二次長期離開自己親愛的爸爸、媽媽的往事。

我媽媽於1973年7月28日出生在遼寧省錦州市葫蘆島,當時已有8歲和5歲的二個哥。我姥姥和姥爺那時都在第七一九研究所工作,都在為我們國家的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究製造而緊張地拼搏著。特別是姥爺要經常離家到外地長時間出差,常常留姥姥一人在家,既要忙於工作,又要照顧我幼小的媽媽和二個舅舅,可以想見當時困難的情景,我姥姥確實不堪重負!因此,在1975年8月,當我媽媽才剛剛二歲多一點的時候,就被送到遠離家鄉的丹東市鳳城縣的一個農村,讓剛剛在那落戶的我大姑姥家給照看。這是媽媽為了支持我姥姥、姥爺的工作,第一次長時間地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直到1975年底,歷時近半年才把我媽媽接回葫蘆島。

此中,有二段故事特別深深地觸動了我,令我永遠難忘!

第一段故事是:我姥爺送我媽媽到丹東市鳳城縣農村分手時的情景。

當時,我大姑姥家的表姐抱著我媽媽,同背著行李的姥爺走在鄉間通往火車站的小路上。我媽媽知道自己的爸爸要把她留在這裡走了,就趴在表姐的肩上,背向著我姥爺在抽泣。我姥爺戀戀不捨地輕聲呼喚著我媽媽:“樺樺,快和爸爸說再見啊!”我媽媽始終抽泣不語。於是,我姥爺再輕拍媽媽的肩細語地說:“快和爸爸再見哪!”我媽媽頭也不回怨聲地說:“爸爸不帶我走,我不理爸爸啦!”姥爺見狀,便強忍著心酸,回頭快步地走了。剛走出幾步,就聽見我媽媽在背後“哇”地一聲哭了!邊哭邊喊:“爸爸!帶樺樺一起走!”我姥爺狠下心腸,頭也不敢回,噙著湧向眼邊的淚水走了!這一別就是一百二十多天!

第二段故事是:在接我媽媽回家時的情景。

聽我姥爺說,那時我們國家的通訊都非常落後,特別是在農村更苦。當時,既沒有電話,更沒有什麼qq和網路,僅靠寫信郵寄聯繫。你可知道那時一封信往返就要十多天,也就說你今天說的話,要等十多天后才能得到回應!我那在農村的幼小的媽媽,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呀!由於長時間分別見不到面,聽不到聲,也說不上話,她連自己的媽媽的模樣都記不得了。當我姥姥到火車站接我媽媽回家時,姥姥上前說:“樺樺快來,讓媽媽抱抱!”我媽媽用小手一推,竟說:“你不是我媽媽,我媽媽在葫蘆島!”當大家回到葫蘆島的家中後,呆了許久,她才認出了自己的媽媽,一下撲到姥姥的懷中,摟著脖子,緊貼著臉親個不夠!

我媽媽第二次離家是在1979年4月,我姥爺要從已搬到武漢的家去葫蘆島和大連,參加核潛艇的有關試驗。我的當年已快六歲的媽媽,已經懂得很多事情了。如果爸爸出差,讓姥姥一人在家照顧她,再加上已經分別上國中和國小的大哥和二哥,姥姥自己又要起早貪黑地上班,簡直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我媽媽第二次送往已從鳳城農村回到丹東市的大姑姥家。當時媽媽雖然年齡還很小,但很懂事了,她小小年歲,竟懂得安慰自己的媽媽了,臨別前還能囑咐我姥姥說:“媽媽,樺樺不在家的時候,您可要好好吃飯和睡覺,等我爸爸完成工作,樺樺就和爸爸一起回來,那就再也不離開了!”可能是有了第一次分別的經歷,她顯得是那樣的成熟!當別人問我媽媽:“你去大姑姥家,不想媽媽嗎?”“想!非常想!但為了媽媽和爸爸的工作呀!”

可是,待我姥爺完成試航任務接我媽媽回武漢時,已經是1980年夏天了,第二次分別竟長達一年多!

你們看,我媽媽是不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女孩?為了支持我姥姥、姥爺的工作,竟先後二次長時間離家。我姥姥、姥爺常對我說:“嘉嘉,姥姥姥爺為國家工作,有了成績,其中也有你媽媽的貢獻和功勞啊!”

是的,現在媽媽去北京工作,並不是自己說去就能去的,是因為我媽媽工作能力出色,領導調媽媽去北京,能象姥姥、姥爺一樣為國家做更多更為重要的工作。

誰要問我想不想媽媽?這還用回答嗎?“我真想!真的非常非常地想!”但我比我媽媽二次離家的時候好得多了,那時,只靠姥姥、姥爺寫信,而我媽媽又不會寫信,把想念日積月累地悶在心裡。而現在,我和媽媽每天早晚都會互通電話,還有qq,每個周末還可以和媽媽視頻聊天,就像在媽媽身邊一樣!

我姥爺常跟我說:當年,媽媽為了支持姥姥、姥爺的工作,而先後二次離家,現在嘉嘉為了支持自己媽媽的工作,雖然和媽媽沒有天天在一起,但卻生活在姥姥、姥爺家,朝夕受到姥姥、姥爺的呵護,還有舅舅、舅媽媽們的關愛!而且,身邊還有爺爺、奶奶、姑姑、姑父的關愛,馨馨姐姐、盈盈姐姐都常陪自己玩。比我媽媽那時要強得多了。而且每個月或逢節假日,媽媽都能回家來看我。所以,我比媽媽當年好得不知多少倍!

姥姥、姥爺還常對我說:現在和媽媽的分別是暫時的,等媽媽還有爸爸的工作更有成績了,那時候,不管是在煙臺,在北京還是在其他什麼地方,一定又會相聚到一起,到那時候,媽媽、爸爸的業績,不是也有我我自己的一份功勞嗎!

是的,我一定要把對媽媽的思念,化成我的學習動力,我要用自己更優異的成績和更好的成長,像當年我媽媽支持我姥姥姥爺那樣,支持我的媽媽!等待迎接我媽媽、爸爸和我重聚到一起的那一天!

五年級:張嘉頤

點評:小作者的這篇文章由媽媽因為工作調動常年不在我身邊寫起,進而寫到媽媽的成長經歷比我更艱苦,因此“我”產生了向媽媽學習“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作文敘事詳細,情真意切,作為五年級的學生能夠寫這樣多的字數實在難得。但是也應該注意剪裁取捨,避免文章過於拖沓。

點評老師:張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