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竹排

由於國慶的關係,把這個星期的休息日放到國慶一起休息,所以,星期六、星期天都要讀書。這可苦了我們做學生的,為了輕鬆一下,中午,我和奚泉勇、李斌斌、林愷約定好到小河邊來劃竹排。

中午11點鐘,我們幾個人準時趕到。還好我們來得及時,要不然竹排就被別人搶去了。我們四個人興高采烈地上了竹排便馬上脫離岸,向前面使去。我們先分配好各自乾什麼,奚泉勇當我們的動力起原“發動機”。李斌斌當水手,控制方向。還剩下兩個工作,士兵和船長。我和林愷都不想吃虧,硬要對方做麻煩的工作——士兵。於是我和林愷的“戰爭”開始了,各自抓住對方的弱點,我的弱點是怕痒痒,林愷是怕我抓住他的四根骨頭。最終,林愷還是被我制服了,俗話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林愷輸了,只能乖乖地認命了,做士兵,而我呢,做了一個威風的船長。

這時,岸上的韓時傑向我們發出“不平等條約”:《韓竹條約》,內容是叫我們將“商船”(竹排)開到“港口”(岸邊),然後再叫我們的“一堆人”(一個人)上“港口”,最後再讓“他的人”(他自己)上來。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的話,他就用“大炮”(石頭)“轟炸”(向我們扔石頭)我們,並擊毀“商船”(弄濕我們的竹排)。事到如今,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了。一:按照《韓竹條約》里的內容。二:用船上僅有的“彈藥”(竹排上的20顆石頭)與“敵人”決一死戰。做為船長的我毅然地選擇了第二種與“敵人”決一死戰。我們一個個“視死如歸”,放下手頭工作,向敵人發起了“總攻”,敵人馬上被我們打得狼狽不堪,我們獲勝了。

玩了半個多小時,我們有些玩膩了,用“望遠鏡”(眼睛)一看發現岸上人多得不得了。如果我們向他們這邊靠岸,他們那么多人搶都來不及,還會讓我們先上去,如果再上來兩個人,竹排就要下沉了。靈機一動,我們找一個能上岸的地方靠岸,悄悄地離開了竹排去學校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