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集

我家的柜子里珍藏了一本影集,16開本、每面六張的老式影集,裡面記錄了我家每個成員從小到大的成長腳印。

第一張是我太奶的,估計是很久以前拍攝的一張黑白照片,她坐在一個小板凳上,雙手抱腳,眼望遠方,照片的背景是一幢一層的小茅屋。我想這大概是當時我家的祖居地吧。

接著是爺爺奶奶的照片,前面一部分是黑白的,那些照片的背景好像都一樣,一律都是北京天安門。爸爸笑著告訴我說,那不是他們在北京照的,而是在照相時用了一幅北京天安門的畫像做背景的緣故。

爸爸媽媽的照片就比爺爺奶奶他們的多多了,而且都是彩色照片。他們當時看上去可真帥氣、真漂亮。照片的背景也很漂亮,學校、樹林、大山等等。

我的照片在最後,都是我小時候的照片(長大的都在電腦里了)。有在南京夫子廟、國防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有在北京天安門、天壇、長城的,有在上海的,有在南昌的。呵呵,可真多。

每次,我看這本影集的時候,都會問爺爺奶奶,你們為什麼不照彩色照片?老家怎么這么破舊?以前沒有高樓嗎?你們不經常出去旅遊嗎?

慢慢地,慢慢地,我才知道,他們的成長環境與現在是完全不同的:

1949年前我們國家還在打仗,一般普通人家的小孩根本不可能去讀書;解放後,爺爺奶奶他們那輩人經歷了很多困難後,家裡的生活才逐步變得好了起來。而到了我們這輩,才真正是衣食無憂了。每天上學讀書,節假日還能出去旅遊,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這一切源於中國共產黨,它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它給予了我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不同的機會。它讓我安心讀書。

影集雖小,可它卻告訴了我我家的歷史。更讓我了解了我們國家的進步。

芳草園國小四(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