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看到蠶,心裡就覺得一陣噁心。為啥?蠶的樣子實在不能恭維:白白的,胖胖的,活像大腹便便的胖子,一節一節的,讓人不禁想起蜈蚣這可惡的東西來。還有,它還是一個很難伺候的客人。它的主食——桑葉,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城裡的某個地方找到了桑樹,可大家都去拽,很快一顆樹便被五湖四海的蠶主們搶摘一空,於是,它的飲食便又成了問題。再說,蠶的保護措施也十分令人麻煩,前幾天天冷,蠶的保護層可得用毛巾“里三層,外三層”地果一圈。即使這樣,大部分的蠶還是死翹翹了!這令我對蠶有一種天生的牴觸心理。

可是,有一天,我看到了一隻蠶在搖頭晃腦地吐絲,它的身體已經成了半透明的白,有點兒像水晶一樣,不再吃桑葉了,它吐出的絲潔淨又明亮,淨得像白花花的牆壁,亮得像被太陽朗照的屋子。我對它的身體很擔憂,期望它晚一點結繭,可最終還是化成了繭,讓我不禁淚眼盈盈。

這時我忽然想起,蠶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憐,從蠶剛剛出生,小蠶像螞蟻一樣黑糊糊的,稍微不慎就會被踩死,即使它生存下來,也得面臨食物的危機,食物解決之後,病魔又可能把它折磨得死去活來。然而,蠶的生命力是那么頑強,終於活到了這么大,這么白。可是,它又要自己折磨自己,把自身龜縮在繭里,造出蠶蛹,而後蠶的生命就終結了,多么可憐的一生啊!

對蠶的憐憫促使我查了一下資料,竟然發現從某個角度來說,蠶可是中華文明的一個起點。在很久很久的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民就已經知道了野蠶有很高的利用價值,蠶繭能夠抽出細絲,織成華美無比的絲綢,取代棉布。因此,大批蠶農出現,開始了大規模的人工養蠶,抽絲織綢,精美的絲綢成了輝煌的文化,正是通過絲綢,才把中國的文明從“絲綢之路”中傳遞出去。漢唐宋明清……無不以絲綢為支柱產業,綢緞成了貴族們專用的布料,成為了歐洲貴族們渴望的東西。小小的蠶造就了中國燦爛的文明。實際上,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也像蠶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辛勤勞動,堅忍不拔,經歷種種磨難後終於使中國日益強大,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幾天后,蠶繭成了蛾,我不再覺得蛾是不好的東西。我回想起以前蠶的身體,愈發顯得可愛,一節一節的,一動一動的,有益無害,有趣無害。以前對蠶的厭惡令我倍感內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的《無題》永遠讓我記住了雖然微不足道,但卻無私奉獻的——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