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乖乖”

宜興市第二實驗國小 吳映萱

去年夏天,我養了一隻小草龜,並給它取名“乖乖”。

“乖乖”的樣子很怪:它的腦袋有些尖,前面呈三角形,很像小青蛙的頭,脖子長長的,一伸一伸有點像蛇呢。背上是由13塊呈棱狀的小塊組成的硬硬的龜殼,就似給“乖乖”披上了一件盔甲;龜殼呈橢圓形,上面均勻分布了三條縱的稜角,中間的那條稜角最為明顯。它的四個小爪爪略長,指甲卻很硬,不過倒也不是很鋒利,撓起人來感覺只有一點點痛,而且痒痒的。別看“乖乖”模樣兒怪怪的,看著看著就覺得也挺可愛的。

不過,“乖乖”吃食那才叫好玩哩!

我給“乖乖”餵食前必須先給它換上乾淨的水。在我放水的時候,“乖乖”聽到“嘩嘩 ”的水聲時,就會立即朝水聲的方向爬過來,好似明白馬上就可以開飯了似的。它那一搖一擺,脖子一伸一伸的模樣可滑稽了。換好水,我就把蝦撕成一小塊一小塊丟下去。“乖乖”看見了蝦,眼睛一亮,眨了眨,緩緩地退後了幾步,一如怕驚動了眼前的美食似的,然後前腳一划,後腳一蹬,脖子猛地向前一探,同時張大了尖尖的小嘴

巴,啄住蝦塊,再一伸長長的脖子,一下子就把蝦吞了下去。有時候蝦塊大了,或它貪心多啄了蝦塊,它就會一邊不斷地伸縮脖子,一邊用前爪子撥動蝦塊,直到吞下蝦塊為止。很快就把所有的蝦塊都消滅乾淨了,吃完後還美美的在水中劃划水……

“乖乖”吃食後,我都會幫它“洗澡”。打開水籠頭把“乖乖”放著“衝浪”,再用支小牙刷把它的龜殼上下,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刷洗一遍。然後再放進它的“乖乖屋”——它的家中。

“乖乖”真的很可愛,我好喜歡它啊!它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