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我的家

七十年前,我的姥姥出生在西安。那時候,西安很荒涼,雖然有些地方顯得古色古香的。那時候,我們家住在城裡的報恩寺街。姥姥二十歲的時候,我的太太奶奶去看正在陝西師大上學的姥姥時,還坐的是牛車。  四十年前,我的媽媽出生在西安。西安雖然有一些進步,但是進步不大。那時候,我們家住在小雁塔附近。我的媽媽就是小雁塔國小畢業的。那時候,小雁塔周圍遍地都是野菜,我媽媽還和我姥姥去挖過薺菜呢。後來我媽媽也在陝西師範大學讀書了。那時候,從家裡到學校的代步工具是腳踏車。十年前,我也出生在西安。我的西安,可比姥姥的西安、媽媽的西安美麗得多啦!有很多很多的高樓拔地而起、路也寬了很多、到處都是高速公路、立交橋。 現在,我們家住在大雁塔附近,舅舅從城裡來看我姥姥、我媽媽和我的時候,就騎著摩托來看我們了。明年,我舅舅就要開著私家車來看我們啦。雖然西安美麗了很多、繁華了很多,可是,還有一些沒有改變,而且,永遠不會改變的東西——那就是讓人饞涎欲滴的西安小吃,以及讓人百聽不厭的陝西話。它們都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喔。  西安的小吃很有名:比如:中國的漢堡包——肉夾饃、老孫家的羊肉泡饃(老孫家泡饃館的一隻碗,都比美國的都歷史長)。還有讓我媽媽饞得要命的涼皮。我媽媽每次從外地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涼皮店,一口氣吃掉兩碗涼皮才善罷甘休。我也愛吃涼皮,但是我吃的是只放醋,其他什麼都不要的涼皮。每每這個時候,媽媽就會用陝西話驚呼:“額滴神啊!還有這樣吃涼皮滴!”別的同學的媽媽都讓他們好好學英語,而我的媽媽,卻讓我學說陝西話,可惜我一直不會說,為此,我沒少挨過媽媽的罵。因為她說,陝西話最好聽,是老祖宗秦始皇的口音。從漢代到到唐代,陝西話就是現在的國語。 現在,請你欣賞:《秦始皇的口音》:友情提示:閱讀請用陝西方言 陝西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從小我們就在鄉黨跟前耳濡目染國語我們其實說得也非常標準但是撇個秦腔才讓我們覺得舒坦我愛西安,因為,她是我的太太奶奶、我的姥姥、我的媽媽和我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是我的家!歡迎大家來我家做客,那時候,你就可以乘捷運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