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廣州動物園

我去過許多動物園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廣州動物園。它是全國有名的動物園之一。

走進動物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一個池裡有一朵朵遊動的“荷花”,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只智利火烈鳥,火紅火紅的羽毛,十分耀眼。它們互相啄對方的羽毛,好像在為彼此梳妝打扮來迎接遊客。

來到黃麂園前,看到一群群大的有大黃狗那么大,小的只有小貓那么小的黃麂,全身是褐黃色的毛。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小麂頭上不長角,老麂頭上才長角。我們繼續參觀,看到了南非劍羚、鏇角羚、長角羚等等。水羚的逃生方式很怪,它一受驚嚇和襲擊就會躲進水裡;大羚羊非常高大體形像牛一樣大,是所有羚羊中最大的一種;扭角羚就更有味了,它不僅高大,而且頭上有兩個短短扭曲的角,像是扎了兩個歪了的小辮子。

忽然一陣陣清新的檸檬香撲鼻而來,不可能誰在撒空氣清新劑吧?我左顧右盼周圍除了幾棵非常高大、挺拔像水泥柱子一樣的大樹,沒有什麼了呀。見樹腰上有一塊小牌寫著“檸檬桉”,喔,原來是它們散發的檸檬清香。真是“純天然”的空氣淨化劑。檸檬桉外面是一層層褐紅色的皮,現在正在脫皮像要換新裝了。

我是第一次看見真的大象。大象的耳朵像兩把大蒲扇,“撲哧撲哧”,腿像四根大柱子,尾巴像長繩。我突然明白了《瞎子摸象》中,那些瞎子為什麼會把大象說成柱子、扇子、繩子的形狀,同時也理解了“龐然大物”的含義呀。

來到了“大嘴巴”河馬的領土,只見它懶洋洋地把後半身泡在水裡,兩隻前腿趴在岸上打盹。河馬這種高傲無禮的態度真讓人費解。看了講解牌上說,河馬長時間離開水,它的皮膚就會幹裂,滲出紅色的液體,稱為“汗血”,只有睡覺時才會上岸。有了這天生的理由沒有人不能原諒它的無禮吧!

有著國寶和活化石之稱的大熊貓,是動物園裡最寶貴的動物。因為它是對全世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的動物。當初全世界只有我們中國存有,是1869年法國神父戴維發現的。三十年代,哈克尼斯夫人帶著“勞琳”到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展覽,從那後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大熊貓”熱。世界生物基金會將大熊貓定為會旗和會徽,所以它有著“外交大使”的稱號。這隻大熊貓叫“白石”,有一位日本認養的“媽媽”——井口依子小姐。每年的元旦節都要從日本趕到廣州來探望它。多么令人感動的故事呀!

“哈哈……”一陣歡笑聲傳來,大家是被一隻黑熊憨態可掬的樣子逗樂了。黑熊非常可愛,拿著一塊長方形的瓷磚當作“香皂”在池水裡洗澡。“香皂”掉了它又用前爪撿起來,繼續抹來抹去,那樣子真令人發笑。黑熊生長速度很快,五歲就有1.6米和媽媽一樣高。牆上一段用紅漆寫的字吸引了我,原來是每當節日時,客人給它扔許多食物黑熊吃後,往往會出現不適,動物醫生稱為“節日病”。看到這裡,我真想大聲呼籲:大家要真正的愛護動物,不要傷害它們。接著我又參觀了斑馬、駱駝……很多動物。

游廣州動物園既讓我大飽眼福,又增長了我的知識,還讓我明白了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